燕含春诗霞满天

四川日报 2018-09-14 07:04 大字

——高雁文集《闲思絮语》读后

□陈海龙

看春燕筑巢,是儿时的一大乐趣,绕梁在屋檐下的双飞燕,一口口地叼着泥土,来回穿梭,燕巢在我的眼中一天天变化,几天后,终于成为一个漂亮的“家”,挂在茅屋的檐角上。燕巢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让你在梦中也会想到它。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今年清明,收到古蔺小老乡高雁的个人文集《闲思絮语》,大约是“雁”与“燕”的缘故吧,拿着书,竟然勾起了我对儿时的一些回忆。燕子自古以来都被人们看作报春的使者,是一年好运降临的预兆,人们给予了它丰富的意蕴,春燕也被染上了浓烈得化不开的情感。

翻阅《闲思絮语》,就如同看春燕筑巢。全书四辑58篇精短文稿,“闲思”“闲旅”“闲笔”“闲情”,看似随意,暗藏匠心,品读之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高雁的作品大多数为千字短文,朴实无华,看着舒服,读起来不累,也许还是由于是老乡的关系吧,书中那些地名常常会引发我的延伸,如“马蹄”,我就会在后面自然加上一个“滩”字,“太平”,我就会在后面自然加上一个“渡”字。特别是其中巧妙运用的古蔺方言,让我异常兴奋、“扎劲”,如同亲自抚摸到了家乡的山水。

坦率地说,我偏爱《闲思絮语》的第三辑“闲笔短章”。这里有高雁个人独特的纹章印记,“纹章”这个词我没有写错,作者写作的“纹理”、运笔的“章法”、思考的“深度”、发现美的“角度”,体察社会的“温度”、钟情于文学的“态度”……让我看到后来者“冰山”之美,看到乌蒙山区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霞。

高雁很年轻、阅历有限,能够在“有限”的空间,真实地记录下那些看似平平常常的事情,能够唤起读者的兴趣与思考,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难能可贵的是,她不追逐潮流、有自己的思考,好像田间地头的燕子,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有目标如一的写作兴趣,偏居一隅,淡泊名利,以文会友,自在逍遥。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高雁立足家乡,深挖富矿,大有不把古蔺的山山水水收入囊中,决不罢休的气势。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是高雁文本的一大特色,她善于抓住一点,挖山不止、纵横驰骋。作者文字功力深厚、驾驭语言的能力极强,穿插在文章中的方言俚语,为作品增色不少。浓厚的川南地域特色,细腻的成熟女性思维,构成了这个“小女子”、又是“女汉子”与众不同的一片天地。

高雁对文学的痴迷与执着,让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正是因为作者锲而不舍辛勤的耕耘,才会有《闲思絮语》的闪亮登场。

手捧《闲思絮语》,我似乎嗅得到古蔺泥土的味道,听得到赤水河对我的呼唤声,勾起我想到那片神秘的土地上再去看一看的念头。

作者的感受多彩多样,读者的感受也多彩多样,正是这些深切的感受,增添了《闲思絮语》中意象的无穷蕴味,让一本薄薄的书,串联成一幅幅图画、一个个乡愁,让我记住了高雁这个名字。

“独坐火星山,我是一颗沉默的石头。身前是城居的滚滚红尘,如一锅沸腾的水,不断地冒着气泡;身后是山居的寂静,陷入黝黑的树林。头顶是一片灰蓝的天,月亮还没有升起来,我和一颗最亮的星星相对,看着看着,它竟向我飞来,成了我心里的一盏灯。”(《闲思絮语》153页)

彩霞满天,一切才刚刚开始。

新闻推荐

在泸全国、省人大代表开展2018年度视察调研 帮助泸州抢抓高铁时代机遇 全力补齐泸州客运铁路短板 蒋辅义、刘强、曹建国等参加

◎泸州日报记者罗森波李独懿本报讯9月10日至11日,在泸全国、省人大代表开展2018年度视察调研。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泸州市...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