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德科学家联手发现我国侏罗纪早期规模最大蜥脚类恐龙足迹群 当时,这群恐龙在游泳?
?茅台镇的一对蜥脚类恐龙足迹,这是一对典型的前后足迹 摄影 邢立达▲茅台镇的恐龙足迹群,可以看到并行有规律的足迹,从地面一直延绵到山顶
在茅台镇赤水河畔一酒厂内,一块坑坑洼洼的边坡,被清理出来4年都没人在意。偶然看到贵州习水恐龙足迹的报道后,该酒厂员工郭松波联系到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没想到竟发现我国侏罗纪早期规模最大的蜥脚类恐龙足迹群。近日,中美德足迹考察队的专家学者宣布,他们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下侏罗统地层发现大规模恐龙足迹群。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自贡恐龙博物馆前馆长彭光照等国内外学者共同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地学期刊《Geoscience Frontier》(地学前缘)上。
为何罕见 侏罗纪环境和地层 比较不利于恐龙脚印保存
作为川内研究恐龙的知名专家,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自贡恐龙博物馆前馆长彭光照也参与了本次足迹群研究。”他介绍,目前四川白垩纪恐龙足迹群有很多,但侏罗纪恐龙足迹群却很少。其中,侏罗纪早期恐龙足迹尤其难得,之前国内的侏罗纪早期蜥脚类足迹只有四处,分别在四川古蔺、自贡富顺、重庆大足和贵州毕节。
为何侏罗纪恐龙足迹群比较少?彭光照认为,应是埋藏条件的原因,侏罗纪的环境和地层,比较不利于脚印保存,而有利于骨骼化石的保存。对此,邢立达也表示:“这个时间、地质年代的地层在国内露出来的比较少,因此被发现的较少。而白垩纪地层在整个四川盆地露出来的非常多,我们叫很‘厚\’,自然出现概率就高。”
专家推测
蜥脚类恐龙或在游泳
食肉性恐龙在后面“跟踪”
彭光照介绍,恐龙足迹群是在一种松软、有一定湿度的土壤环境中生成的脚印,经过漫长时间的地质作用而形成。有趣的是,在贵州茅台镇发现的蜥脚类足迹面上,还有一些特殊的延长的趾痕,学者推测可能是蜥脚类游泳的痕迹。这种极为罕见的足迹,可能表明该地区在某些时候被水淹没,一些蜥脚类恐龙游泳通过此地,其脚尖刮到地面而留下足迹。
“就好像在稍深的水环境,恐龙的脚踩到一点底,又没完全踩下去,呈现出一种‘半脚印\’的状态。”对于这些足迹,彭光照表示,可能是蜥脚类恐龙在水体里面嬉戏、迁移的一种状态。
“考察途中,我们还发现了此地唯一一个三趾型足迹。”彭光照表示,这种三趾型足迹是肉食性兽脚类恐龙所留,长约20厘米,估计留下足迹的恐龙长度约2.5米。他认为,“这就像非洲大草原的野牛后面肯定会有狮子在跟踪。这个足迹也表明,可能有一只食肉性恐龙在后头‘跟踪\’该蜥脚类恐龙群,随时准备下手捕猎。”
邢立达表示,该足迹群有明显的规律性,深、浅行迹各自集中在相同区域,一条路平行走下去,这是一种恐龙群居的证据。另外,通过对地层年代进行鉴定,可以明晰该蜥脚类恐龙群落生活年代。彭光照表示,通过研究恐龙足迹群,可以恢复古生态环境,也可以研究恐龙生活习性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郑鑫
新闻推荐
任凭水画满天升溪中戏水享凉爽游道漫步觅风景青山碧水共云天峭壁镌刻诗意浓山水之间觅清凉晧月当空洒清辉山花绽放惹人爱...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