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过后,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宜宾晚报 2018-07-25 11:58 大字

浑身衣服湿透,来自古蔺的小伙王勇下意识拧了下身上的背心,只见汗水成串往地上滴……这是23日上午发生在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训练场外的一幕。

从7月10日开始,田径、篮球、柔力球、中国象棋等项目的残疾运动员开始进行为期40天的封闭式集训。8月23日至29日,他们将代表泸州征战四川省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四届特奥会。

酷暑中 运动员们坚持训练

据手语教练赵坤介绍,尽管气温居高不下,却丝毫没有阻挡运动员们的热情。集训半月以来,从来没有一个队员退缩,也没有因为天气炎热而中断训练。

23日上午10时,太阳已经非常刺眼,田径训练场上没有任何遮挡物,塑胶跑道上依稀能看到蒸腾的热气。川江都市报记者注意到,每位运动员的衣物甚至袜子都被汗水湿透,但他们仍不知疲倦地执行着教练安排的训练任务。

不论是已经参加3届省残运会并获得2金1银的脑瘫组沙场老将陈宇,还是上届获得3块金牌的视障组铁饼运动员刘宏,抑或是第一次参会的脑瘫组短跑动员员杨鑫,在集训期间都表现得非常认真刻苦。

“运动员们很听话,不怕苦、不怕累,训练任务都保质保量地完成。”邹立恒对这批顶着烈日仍刻苦训练的弟子也十分满意。

正在室内篮球场上进行训练的小伙子们同样不轻松。篮球教练王刚告诉记者,场上的10名篮球队员来自泸州各区县,均有听力障碍,与队友和教练都存在沟通困难。要执行好战术安排,以及形成娴熟的配合,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同时,教练会安排对抗演练,这种演练强度也很大,尽管在室内,大家也都汗如雨下。

“全能王”王勇有望冲击奖牌

田径一直以来都是泸州市在残运会中的优势项目,团队综合实力比较强,已连续三届进入团体前三名。而古蔺小伙王勇,则是这届泸州田径代表队中的佼佼者。

据田径队技术教练邹立恒介绍,王勇患重度听力障碍,但他体能非常优秀,曾在2010年获得过泸州市残运会短跑金牌。这次是王勇第一次参加省残运会,他报名参加了单项100米、400米跨栏和100米、1500米、铅球、铁饼、跳远五项全能,可以说是田径运动员里名副其实的“全能王”。

邹立恒说,王勇要在三天半的时间里完成这些项目的比赛。天气热的时候,人的体能下降是很快的,因此他的训练强度也是所有运动员中最大的。“有投掷、跑、跳跃、跨栏,基本上涵盖田径所有类别,且对技术要求也非常高。不过王勇训练时非常刻苦,有冲击奖牌的实力。”

一般说来,一支田径队伍会有3名教练,相比之下,这支田径队伍就比较特殊了。据邹立恒介绍,以目前参与集训的为例,运动员有22人,而教练就有8人之多,其中有5名是手语翻译教练。技术教练在下达训练任务时,需要手语翻译教练在一旁协助沟通。

据手语翻译、助理教练赵坤老师介绍,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是早上8:00-10:30、下午4:00-5:30。参加集训半个月以来,技术教练和手语教练一直陪着运动员们,“大家都希望运动员们在比赛时能取得好成绩”。

新闻推荐

乡村旅游成增收“利器”

上半年带动14.6万人次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本报讯(记者杨艺茂)四川省旅游扶贫成效显著。近日,省旅游发展委会同省扶贫移民局...

古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古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