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他被跳楼者砸中,被称为“倒霉哥” 半身瘫痪,把自己“关”起来 七年后,他逆境中“重生”,大家叫他“西望” 开生鲜店,帮残疾人创业
陈西达与大家讨论全国助残日的义演筹备工作
残疾人文艺小分队在表演
5月16日下午,泸州市江阳区城垣社区的大厅角落,一场“全国助残日”义演筹备会在这里简单举行,45岁的陈西达默默地坐在边上,他最后发言,提了几个具体执行的问题。与会者年龄大都比他小,但都亲切地喊他“西达”。
7年前,他在泸州城里步行路过一栋楼下,被跳楼者砸中,导致瘫痪。一时,人们都称他“倒霉哥”,他自己也认为,“一切希望都被砸掉了”。
但如今,网友习惯叫他“西望”。最近两年,他不仅把生意做了起来,还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帮助了很多残疾人,他觉得,找到人生价值,才会活得更有希望。
他之不幸
下半身完全瘫痪 曾经的事业成泡影
在真正“治愈”以前,陈西达很少对朋友谈过去。陈西达介绍,当年被砸中后,死者母亲“赔”了他3000元,就再也没有消息。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事发后的第二天,警方告诉了他受伤的原因。他后来把受伤那天记得很清楚,“2011年2月7日”。
他在医院整整住了4个月,“已经治不好了”,他选择了出院。从医院出来的时候,陈西达下半身完全瘫痪,只有双手和头可以动。
活不活,怎么活?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他最后决定,要坚定地活下来——因为他欠着别人的钱,还没还。受伤后,陈西达找以前的4个战友借了20多万元。他自尊心强,没有找亲戚朋友求助。
陈西达说,他从小家境贫穷,还没出生时,父亲就去世了,19岁考上军校,2000年部队转业,回到古蔺县工作,两年后辞职,在多家企业做过管理人员,随后创业开餐厅,出事之前,他生意正步入正轨,生活蒸蒸日上,“飞来横祸,一切都被砸掉了”。
陈西达受伤后,大哥的儿子从古蔺老家来到泸州照顾他。2014年,侄儿外出打工后,侄女又来到泸州接过照顾叔叔的担子。陈西达曾说,“是侄儿侄女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那时候,不知道自己还能靠什么方法挣钱。”陈西达说,他的餐厅在他受伤后很快倒闭,货物和资产都被用来支付了员工工资。
到2012年底的时候,陈西达清楚地记得,身上只剩下1100元钱了,面临被房东扫地出门和无饭可吃的境地,“心里特别恐惧”,他已经不害怕死,只是还欠着朋友的钱,他不能就这样死。
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陈西达,不知道如何才能“翻一个身”。
蜗居地下室
把自己“关”起来
在2012年底,陈西达想到了办法挣钱:他在网上做了一次二手手机交易,在一个网购平台选购好后,然后到另一个平台卖,赚点差价。渐渐地,能挣钱的陈西达终于逐渐摆脱了对未来的恐惧,他开始在网络销售上下更多功夫,生意渐渐拓展到销售土特产等方面。
2013年,陈西达搬到了一间地下室,原因是这里便宜,他也想找个“独立”的空间。他说,那时候很孤独,但并不想被周围打扰,想把自己“关在”更幽静的地方。
志愿者李玲第一次见到陈西达是2015年的秋天,在那个地下室里,很昏暗,“走的时候都没有看清西达的脸”。
当时,陈西达躺在床上,双手露在被子外面。李玲是听一个朋友介绍后,去看陈西达的,回来后,她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她觉得“西达太惨了”,后来她去西达的地下室多了,才发现其实挺热闹的。李玲说,当时已经有很多年轻志愿者主动过来帮忙。
他之幸
重燃希望
一次偶然求助,引来一群热心人
2015年初,陈西达在泸州当地一个爱心群求助,“谁来帮我做顿饭”,从此,一些热心公益的年轻人开始过来帮助他,给他煮饭,跟他谈心,“很能聊”的陈西达,让这些年轻人很愿意跟他待在一起。
也是在这一年,李玲跟着朋友见到了陈西达。几个年轻人悄悄约定,每天至少要保证一个人去西达的地下室,但每天去的时候,都有好几个人。
陈西达一直在地下室住到2016年,2016年的时候,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2015年的时候,李玲等几个年轻人凑钱,给陈西达买了床、轮椅,陪他“治愈”,让他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陈西达提议,大家其实还可以帮助更多人。就这样,“西达残疾人关爱群”在2015年成立了,从最初的10多个人,到如今,这个群已经达到了2000人。这个群里,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
李玲是这个“群”里的“元老”,她介绍,帮助对象都是残疾人,小到捐助油盐酱醋,大到捐助冰箱、洗衣机、轮椅等,每年直接受益的有几百人。这是一个没有注册的“公益组织”,群里负责组织发布帮扶对象,为志愿者及爱心人士搭建桥梁。
治愈自己
组织残疾人活动,大家叫他“西望”
西达在群里发挥的作用很明显,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群里,大家称他为“西望”。除了爱心资助,在陈西达看来,更重要的帮助,是让残疾人建立信心,重新回归社会。
他有太深的体会,那段从搬进地下室到搬出地下室的时间,就是自己信心重建的阶段,他知道残疾人这个群体更多的内心需要。
2017年4月,陈西达组织了一个“盲人旅游团”去重庆旅游,80多个盲人回来以后,都很兴奋,“他们虽然看不见,但他们一定领略了不一样的风景。”陈西达把这样的活动,称为精神上的帮助,他组织残疾人联谊活动,组建残疾人文艺小分队,并时常跟残疾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从2016年春节开始,他已经连续三年组织了“西达残疾人春节联谊会”,每次都是好几百人参加。今年5月20日,是第28次全国助残日,泸州市残联、泸州市电视台、泸州市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义演募捐活动,陈西达也是活动主要策划人。
今年3月成立的残疾人文艺小分队,人数一直在增长,目前已经有46人。陈西达乐于让他们走上舞台,他觉得,他们需要更丰富的文化生活。同时,这也是残疾人和社会沟通的一种方式,让残疾人更有信心地展示自己,也让社会更深刻地了解残疾人。
5月16日,他下楼去参加义演筹备会,他的侄儿将他抱下楼,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坦然提出。
他说,在精神上,他已经“治愈”了自己。
发光发热
创业搞网络销售,帮助更多残疾人
两个月前,宜宾市江安县的小汪找到陈西达,要来跟他学习网络销售知识。于是,这个高中毕业的小伙留在了陈西达的身边,成为了他的“助手”,除了一些工作,也照顾一下他的生活。
陈西达的创业,始于2012年那次“倒卖”手机的经历。那以后,他又开始转租房子,有点小积蓄后,又开始做一些期货,炒股等。2014年,在网络销售方面积累了经验的陈西达,开始卖泸州的土特产,以及白酒等。目前,除了网络销售业务效益不错,陈西达还开了三家生鲜店,最近又与人合伙开了一家餐厅。陈西达介绍,去年冬天,他在网上卖的古蔺腊肉,两个月就有三四十万元的销售额,而这些腊肉,都来自残疾人家庭。他的三家生鲜店,也分别请了1名残疾人工作。
陈西达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目前,三家生鲜店正在“装修升级”,生意还过得去,对于网络销售,他目前颇有心得,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做一个手机APP,建立残疾人网络销售的平台。他分析,实体店生意风险较大,而且残疾人开展经营时也不方便,网络销售更具有可操作性,覆盖人群也更广。
泸州电视台帮帮团节目负责人赖小娟是在2015年认识的陈西达,在她看来,陈西达经历了一段心理变化的过程。陈西达说,经历了这场人生磨难后,他找到了更重要的人生价值,这也让他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成都商报记者 杨灵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泸州市新增两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有白酒酿制技艺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居全国第一
本报讯(记者朱虹)昨(17)日,记者从市文体广局文化遗产保护科获悉,文化和旅游部官网于近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