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扎根农村*** 真干实干获民称赞 ——记古蔺县二郎镇华年村第一书记罗宽仁

泸州日报 2017-12-05 11:49 大字

■本报记者 李雪飞

2015年7月,市委编办罗宽仁被选派到古蔺县二郎镇华年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多来,罗宽仁吃住在贫困村,真干事、干成事,使华年村有了更多的“转折”与“变化”, 罗宽仁也获得了老百姓的称赞。

摸清“贫”情

15天走访80户贫困户

刚到华年村,为摸清该村贫困现状,罗宽仁用半个月时间,对全村原申报的80户贫困户按照贫困户的标准逐户进行走访、核对,通过重新召开群众会、民主评议、干部讨论公示等程序,增补了3户贫困户,将家庭特别贫困的24户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扶贫对象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确定后,根据每户的致贫原因、家庭情况分户制定了帮扶措施,并为每户贫困户落实了结对帮扶人。

当得知村民邓政雄患脑膜瘤病情加剧,却因缺钱放弃治疗时,罗宽仁在募捐平台发表了题为《家有癌症患者,帮帮他们一把》的帖子,几乎天天被微信朋友圈转载,很快为邓政雄筹集到资金56410元。

修脱贫路

11个月实现“组组通”

走访完整个村,罗宽仁发现华年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通组路,导致村民出行困难,产业发展受阻。

在短短11个月里,华年村通组路从无至有,实现“组组通”。罗宽仁是怎么做到的?

“发动群众。”罗宽仁介绍,决定修五组、六组通组路的第二天,他就组织村两委班子开会,讨论存在的困难,并联合热心群众成立领导组推进工作。第三天,路动工了。在发动群众为修路筹资金时,每修一条路,罗宽仁总是自掏腰包,先捐出1000元带头示范;罗宽仁还到市、县对口帮扶部门争资金、要项目。

在罗宽仁的带领下,通过上争项目、寻求捐款,发动群众集体筹资、投工投劳,共筹资447万元,群众自愿无偿提供修路占地等来修建通组路。在罗宽仁任期内,五条碎石通组路从无到有,通村公路实现了水泥路面全硬化,在全村实现了“组组通”。

建致富业

科学培育产业推动脱贫

为科学实施脱贫攻坚,罗宽仁结合实际建设脱贫产业,专门邀请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农技师邹才巨到村指导,并吸引回乡创业青年、党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村组干部共同参与,发展辣椒种植示范基地100亩,培育核桃基地1000亩,新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共8个,协调银行信贷资金30万元。罗宽仁还通过借助人脉、主动对接,为华年村的辣椒找到了买主。

目前,全村有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有16户参与核桃种植。按照当前市场价,核桃亩产值最高在1万元左右。该产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增长点。通过多措并举,华年村全村“产业围绕公路转,公路围绕产业建”的格局已初步形成,2017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余元。

罗宽仁还积极争取相关单位支持,获得专项资金46万元,新建了300立方米人畜饮水工程、改造并申报甲级村卫生室1个、建设具有培训功能的村活动室1个,为华年村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健的生命力。

新闻推荐

古蔺县政协 汇智聚力谋发展

(李敏)日前,古蔺县政协十届第三次常委会议召开,听取依法治县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情况、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县政府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工作情况的通报...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