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市妇联 “三抓三主动” 推动妇儿事业上新台阶

泸州日报 2017-11-22 14:01 大字

本报讯(李亚平 记者 朱虹) 今年,市妇联按照“三抓三主动”原则推进工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突出典型示范、资源整合、宣传引导,深入推进素质提升、巾帼建功、幸福家庭、妇女民生、巾帼维权、强基固本“六大行动”,为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促进泸州市妇女儿童事业再上新台阶。

抓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9场,开展家政、月嫂、电商等培训22期,培训贫困母亲693人,建成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园88个,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10万余人,实施泸州市农村贫困母亲五年帮扶规划。履职尽责,服务妇女,将社区家长学校和“妇女儿童之家”合并建设,打造35个市级示范点;实施省级“巧手姐妹家”项目培训妇女1000余人,带动500余人居家灵活就业;落实中国妇基会“母亲水窖”、美丽乡村集中供水、省妇联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等项目资金180多万元,上万名妇女儿童从中受益。

抓党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组每季度定期研究廉政工作,党组书记坚持“四个亲自”、党组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纪检组聚焦主业、积极发挥执纪监督作用。抓好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组织优秀女干部、妇联干部到高校参加培训,建好女性人才库;在村(社区)和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进妇女进“两委”和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建设“妇女之家”1871个,1617个村(社区)完成妇联改建工作。

抓法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带队调研妇联改革工作,承接省级课题《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形态创新研究》。加强法治妇联建设,邀请酒城巾帼律师团成员在乡镇、社区举办妇女法治宣传巡讲,推出《不再沉默》《送法进农家》《情归何处》等普法宣传片、普法文艺节目。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实施“巾帼助安·家安工程”,建立泸州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基地,对涉及妇女、儿童维权案件开辟了“快立、快审、快结、快执”绿色通道。

同时,市妇联发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推进工作的开展。主动向上使力,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主动到省妇联汇报工作;主动向外借力,邀请复旦大学专家教授来泸州市调研指导妇联改革工作,与来泸学习调研的河北省妇联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新媒体建设工作;主动向下发力,加强对区县妇联的工作指导,推动村(社区)妇代会全部改建妇联,聚焦***,扎实开展“一对一”对口联系帮扶的古蔺红光村脱贫攻坚工作。

市妇联有关人员介绍,下一步,市妇联将对照目标,增添举措,狠抓落实,力争泸州市妇女儿童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新闻推荐

2017年度四川省“最美家庭”揭晓 泸州市3个家庭上榜

本报讯(记者周雪梅)昨(13)日下午,省妇联、省文明办、省直机关工委在成都金沙剧场举办了全国“最美家庭”事迹巡讲和“四川省2017年度‘最美家庭\’揭晓暨‘亲子阅读\’展示”活动。泸州市龙马潭区黄兆...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