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菜篮子”
■本报记者 简放鹏
近年来,泸州市以项目为抓手,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基地建设为对象,以产品质量为保证,以市场开拓为动力,重点打造“长江大地菜”品牌,加快现代蔬菜产业建设,培育新型产业综合体,促进农民增收,确保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菜篮子”的需求,让蔬菜产业成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蔬菜产区优势明显
泸州市是全省五大优势蔬菜产区之一,是全国蔬菜发展优势规划区,其优势体现在何处?
从气候和地域上讲, 泸州市处在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早春气温回升快、光照足,早春蔬菜仅比攀枝花蔬菜晚1周左右,比成都蔬菜早近20天,刚好可以填补这一时期的市场空白。与邻近的重庆、贵州、云南等地蔬菜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泸州市早春生产的蔬菜可以大批量地外运,占领成都、重庆及滇西、黔北等地的市场。进入秋季,泸州市气温下降相对较缓,这就有利于秋延蔬菜的生产,古蔺县、叙永县等地的高山蔬菜具有调节市内及周边市场供给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泸州市加快构建区域性的综合交通枢纽,给泸州市的蔬菜外销带来了较大的价格优势,加上“春提早、秋延后和高山错季”的优势,辐射了川、滇、黔、渝等的18个县市,成为西南地区四省市结合部的重要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集散中心。
泸州蔬菜有了统一的品牌
2014年,泸州市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长江大地菜”品牌,让泸州蔬菜有了统一的品牌。
根据以前泸州蔬菜品牌多、杂、散的情况,泸州市将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融合,以“长江大地菜”为品牌重点,创出泸州蔬菜品牌。通过树立“长江大地菜、绿色又生态”的精品意识,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过得硬、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提高了泸州市蔬菜市场占有率。同时,发挥品牌效应,泸州市“长江大地菜”不断进军高端市场,从而实现蔬菜利益最大化。
省农业厅原厅长任永昌认为,泸州长江大地菜很有优势。这是由于四川蔬菜与北方蔬菜在生产环节中都应用了大棚技术。北方蔬菜长期处在大棚里,具有生长速度快、上市早的优势;四川蔬菜大棚技术只是应用在前期增温上,后期则揭开了农膜,蔬菜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病虫害相对较少。四川蔬菜包括泸州蔬菜要与北方蔬菜竞争,就要发挥“长江大地菜”的生态优势,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对此,泸州市以打造千亿示范区为抓手,以长江、沱江沿线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一园三基地”。“一园”即泸州市蔬菜科技示范园,“三基地”即沿江蔬菜基地、丘陵特色蔬菜基地和山区错季蔬菜基地,实行“菜——稻——菜”水旱轮作方式,并根据地处长江、沱江交汇处的实际,大规模发展“长江大地菜”。
目标:成为现代蔬菜产业“川南典范”
根据交通、水源、地势、土壤、产业基础等综合因素,结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安全型发展理念,泸州市将着力打造沿江精品早春蔬菜基地、丘陵精细蔬菜基地、山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加工蔬菜基地以及食用菌生产基地。
据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泸州市将以标准园和示范区建设为中心,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攻关,突出“春提早、山区绿色蔬菜”优势,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循环友好型的生产模式。建立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预计到202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5万亩,其中精品蔬菜产业带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
与此相应,泸州市将组建泸州市蔬菜种植企业联盟,做大“长江大地菜”品牌。培育有市场影响力的现代蔬菜种植企业,培育年加工蔬菜20万吨的加工龙头企业,蔬菜加工率达到20%。并完善全市蔬菜市场流通设施和体系建设,实现产地到市场、市场到餐桌无缝对接,成为现代蔬菜产业“川南典范”。
新闻推荐
“一盘棋”“一张网”“一同价” ——国网泸州供电公司“三个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侧记
组立铁塔。架设线路。变电站增容改造。■张跃本报记者袁小玉文/图5年来,国网泸州供电公司以四川省电力公司电源侧“一盘棋”、电网侧“一张网”、需求侧“一同价”的“三个一”电力发展新格局理念...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