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民生工程点亮我生活的希望

安庆日报 2017-10-10 09:28 大字

我叫潘敏,是宜秀区大龙山镇桃元社区砂塘组贫困户潘子帜的女儿,现在是安庆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我的家就住在桃元社区里一座温馨的农家小院里,在这里,我和我的父母还有姐姐,过着清贫简单但又温馨的生活。然而现在拥有的这一切,如果换成两年前,我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我的父亲早年在社区附近一家小有名气的水泥厂里干活,一家人就住在一个废弃的旧厂房。2001年,水泥厂倒闭,父亲失业,母亲身体不好,家里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一家人只能靠父亲打一些零工维持开支。到2015年的时候,老家周边的邻居搬的搬,拆的拆,只剩下我们一家四口人还住在那个破败的危房里。在那个家,“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真不是调侃和夸张,而且老房子不通自来水,交通也很麻烦。2016年夏天,一场暴雨让那个家彻底没法住了,虽然我们暂时被安置在附近的学校里,但想到接下来的生活,父亲都愁白了头。

就在我们一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社区领导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多次奔走对接,社区通过产权置换的方式获得了桃元小学新华分校旧址的土地产权,废弃的学校经过社区的翻修蜕变为一座温馨的农家小院,社区将这个小院无偿提供给我们一家居住。当年9月份,我们彻底告别了那个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搬进了新家。为了让周边的居民能够接受我们,社区工作人员还一家一家地做工作,搬家以后,周边的邻居对我们很好,还为我们捐了很多家具,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

然而社区对我们帮助还不限于此,今年,社区将我们家的低保提了档,每个月全家有一千多元过日子,有了这个保障,我们一家人生活上的困难就已经基本解决了;我的父母身体不好,得益于今年政府实施的健康扶贫政策,现在他们看病吃药已经不怎么花钱了,特别是妈妈,她患有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得益于“180”政策,妈妈现在基本都是免费拿药用药;姐姐今年上学路上摔跤致胳膊骨折,由于是意外受伤,不在“351”政策范围内,社区在其支付了2300元的医药费的基础上又垫付了后续治疗费1万余元;由于父母不能干重活,社区领导为我们家送来了十几只鸡让我们养,此外,社区还帮我们还申请了30只鹅苗交由企业代养,预计这两项加起来能为我们家增加1000余元的收入;两个月的暑假,社区安排我服务于公益性岗位,通过自己的劳动,开学前我领到了2000元的公益岗位工资;为了让我放下包袱安心读书,社区和大龙山镇的领导还主动为我对接学校,让我享受到了教育扶贫雨露计划,每学期我能领取到1500元的教育资助;9月份,我家又领到了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分红金5000元,这些政策让我对我家的脱贫越来越有信心,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我和姐姐现在还很年轻,能为家里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我要感谢国家大力实施的扶贫民生工程,也要感谢身边这些好心人,在我们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雪中送炭,点亮了我们一家生活的希望。我也明白,要彻底摆脱贫困,还要不断地学习知识,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无论多难,我也会坚持把书读好,等自己羽翼丰满了,再来回报父母、社会和国家。

潘敏口述李贤文整理

新闻推荐

古蔺县水洞坪 有山有水好风景

■康宁朱茂袁爱平摄影报道近日,笔者来到位于古蔺县鱼化镇的水洞坪景区,此地游人如织,风光无限。该景区已于今年6月13日正式“开门迎客”,既可游山玩水,又可洞穴探险,还可品尝美食,受到越来越多旅游爱好...

古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