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卫生填埋到封场整治,从转运邻县到焚烧发电 古蔺升级生活垃圾治理方式

泸州日报 2017-08-03 13:25 大字

古蔺县古蔺镇青阳村生活垃圾填埋场 现场已铺上草皮,修好了排水沟,进行封场处理古蔺县双沙镇万寿村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 21万吨生活垃圾正不断被转运叙永县龙凤镇头塘村垃圾填埋场 万寿村生活垃圾正陆续转运到这里填埋古叙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现场 未来古叙两县生活垃圾将在这里进行焚烧发电处理

“轰隆隆……”连续半个多月以来,古蔺县双沙镇万寿村,数十辆载重25吨的运渣车从白天到夜晚穿梭不停,噪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

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队以每天150车次到200车次的高强度转运着垃圾,万寿村村口那座堆放近7年像座小山一样的垃圾堆终于要消失了。

从临时堆放到紧急整治,再到转运别处,万寿村与垃圾山毗邻而居的背后,是古蔺县与几十万吨生活垃圾漫长的斗争。

□四川日报记者 罗之飏 文/图

旧处理场关停新处理场整改

从古蔺县城出发,车行十余分钟,便到达古蔺最早的垃圾处理场——古蔺镇青阳村生活垃圾填埋场。7月1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偌大的垃圾填埋场,一半已覆盖了新鲜的草皮,新砌了纵横交错的排水沟。

这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停止使用近7年。2007年建成的青阳村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容量为90万立方米,使用寿命为20年,却在2011年底停止使用。原因何在?

青阳村八组村民王贵群的家距垃圾处理场直线距离仅200米,和垃圾“做邻居”有4年。他还记得,每天不仅要忍受“垃圾运送车的噪声”,还要忍受“时不时飘来的一阵阵恶臭”。于是王贵群和处理场周围村民一起“闹过几次”,青阳村生活垃圾填埋场停用了。

停用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2010年,叙古高速公路被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1年底开工建设。根据线路规划,高速连接古蔺县城的出入口正好处于青阳村生活垃圾填埋场附近。随着叙古高速开工,古蔺县城发展规划也进行调整,青阳村生活垃圾填埋场显得不合时宜,双沙镇万寿村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应运而生。

从2011年11月投用开始,万寿村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以边设计、边环评、边施工的方式建设,古蔺县对垃圾堆放场采取消毒、碾压和覆盖泥土等方式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去年6月,古蔺县再次投入200余万元,修建垃圾倾倒挡墙、渗透液收集池和截洪沟等设施,期望“一劳永逸”。

不过,古蔺县的想法在短短4个月后又必须改变了。

2016年10月21日,省环保督察组专项督察古蔺县环境保护工作,指出双沙镇万寿村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存在环境安全隐患,要求立即整改,古蔺县生活垃圾再次陷入“无处安放”的窘境。

数十万吨垃圾改为运往邻县

从7月4日启动整治外运,到10月底全部完成,双沙镇万寿村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整治过程中,古蔺县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陈小忠作为责任人几乎每天要去现场蹲守协调。而此前,陈小忠做的却是相反的工作——每天将古蔺生活垃圾堆放到万寿村。

从堆放到运走,古蔺生活垃圾为何陷入“尴尬”境地?古蔺县副县长赵秋颖首先将其归结为县城独特的地形。

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垃圾填埋场选址十分困难。“万寿村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是在龙山、永乐等6个乡镇中经过多点比选和多方论证确定出来的。”赵秋颖说。

在2016年10月省环保督察组要求立即整改后,古蔺县委托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队对堆放场周边水文进行地质调查,并委托泸州环境监测站对堆放场地下暗河进出水口水质进行监测,同时对堆放场地地质进行勘察。结果发现,地下暗河水质未受污染,地表以下60米未发现有规模性溶岩溶洞,地基稳定。基于这样的结论,古蔺县拿出整改方案——就地封场。

在前期调查基础上,古蔺委托外部机构编制封场整治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建设包括垃圾坝、防渗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等垃圾场封场全套设施,投资估算1770余万元。方案于今年6月7日由专家评审通过,古蔺县随即列为应急工程实施,计划10月底前完成封场。

然而,古蔺生活垃圾处理再起波澜。

今年7月初,为彻底避免环境污染隐患,省环保督察组将古蔺县生活垃圾污染综合整治列为“挂牌督办”问题,明确要求对古蔺镇青阳村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对双沙镇万寿村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进行外运处理,并要求限时完成。此时万寿村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封场处理工程总量已完成近30%。

外运的目光投向古蔺、叙永两县仅剩的最后一个垃圾填埋场——距万寿村89公里的叙永县龙凤镇头塘村垃圾填埋场。该填埋场于2012年5月投用,设计容量91万吨,使用寿命17年,目前仅倾倒23万吨垃圾,消纳古蔺县6年多堆放在万寿的21万吨生活垃圾,绰绰有余。

积极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从叙古高速震东互通出高速,沿省道309线向古蔺方向行驶13公里左右,便到达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团结村。在一个小地名为“桃基洞”的地方,省道309线左侧延伸出一条正在加宽的马路,往里走1公里左右,就是古叙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现场。

三面环山,几乎看不到任何人工建筑的痕迹,距最近的人家直线距离起码1公里以上,多次到现场查看的古蔺县城乡环境综治办副主任穆利华对这里最大的感受是“荒凉”。

早在2016年初,古蔺县便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考察。除选址难、投资大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多达几十个立项程序也让古蔺止步不前。而且,古蔺全县每天满打满算不过200多吨的垃圾量会让焚烧发电厂“吃不饱”。彼时,泸州全市也仅有纳溪区建有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总投资高达5.7亿元,处理范围覆盖泸州4个区县。

今年初,泸州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推进古叙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提升垃圾处理水平。项目以能获批通过的最低垃圾日处理量600吨来规划设计,占地50亩,预估投资3.3亿元,采用PPP模式建设,由施工方中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并获得30年的特许经营权。中船重工初步拟定以70元/吨的价格收取垃圾焚烧费用,发电并网销售。古蔺县积极协助其争取国家环保相关补贴以降低运营成本。

完善两县城乡垃圾收转运体系的工作也随之展开。今年7月开始至明年10月,古蔺全县计划建设24个垃圾压缩中转站,以最大限度收取垃圾。“首批项目从规划选址、环评到立项比选动工,前后只用了1个月时间。”穆利华介绍。

中船重工中标后,已成立由古蔺派董事,叙永派监事的项目公司,两县将联手负责运营垃圾焚烧前端的垃圾收转运,同时对后期焚烧运营进行监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垃圾治理。

治污看变

停种6年的玉米地 又可以播种了

□四川日报记者 罗之飏

7月24日,古蔺县双沙镇万寿村村民周世猛听到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要绿化复垦的消息后,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等这堆垃圾搬走,周边撂荒的玉米地又可以播种了。”

2011年,万寿村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启用,每天清晨5时左右,四五辆垃圾清运车准点出现在村口的马路上,堆放场的垃圾渐渐变得像小山一样高。随之而来的是,堆放场周边撂荒的耕地也慢慢多了起来。

“都是被臭气熏跑的。”周世猛说,垃圾临时堆放场刚刚新建的时候,几户距离较近的村民就选择搬迁。虽然堆放场倾倒垃圾时采取了碾压消毒等措施,但村民“担心潜在的危害,心里头那个疙瘩始终解不开。”慢慢地,周边的地也干脆不种了。

万寿村在双沙镇人口数排名第二,下辖13个村民小组,多达4000多人。周世猛担任村支书的那几年,正是垃圾临时堆放的几年,村里本来人多地少,看到因垃圾堆放土地撂荒,觉得“很心痛”。看到成排的运渣车将垃圾不断清运出去,周世猛心头前所未有的舒坦。今年,双沙镇将新建第一个垃圾压缩中转站,依托万寿村原有的垃圾倾倒池,将垃圾运到焚烧发电厂处理。

当事人说

垃圾治理 还需系统性思维

●当事人:古蔺县副县长赵秋颖

屈指一算,从2007年建成首个垃圾卫生填埋场至今,古蔺与生活垃圾之间的斗争已持续了整整十年,最终选择垃圾焚烧发电这一当前较为先进的处理方式,其间有经验,也有教训。

古蔺县副县长赵秋颖告诉记者,早在十年前,卫生填埋这种现在看来有较大环保隐患的处理方式,在当时却是他们所熟悉的、最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为此他们还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转运体系,由县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每年全县投入1000多万元经费。

赵秋颖说,将垃圾治理上升到环保这个高度来看待,还需系统性思维。他们期待垃圾处理新技术不断突破,真正能将垃圾变废为宝,算得过“环境账”,也能兼顾“经济账”。

当前,古蔺县委县政府已将环保挂牌督办问题整治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推进。

(四川日报记者 罗之飏)

新闻推荐

穿越1800公里 泸州12岁女孩带6岁妹妹找妈妈 千里寻母记 “妈妈不在 做什么都没意义了” 两地警方接力,在无锡车站找到孩子

“我很气愤,我妈遗弃我和妹妹,伤害我们,我们姐妹要去找她,讨回公道……”7月18日,泸州古蔺箭竹乡,43岁的欧其才在桌上发现了12岁女儿露露(化名)留下的纸条时,两姐妹已经踏上了千里寻母的路途。“千里寻母...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