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变形”记

甘肃经济日报 2021-09-15 01:17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夏日的余温还未散尽,9月的秋风已悄悄吹进了藏在西秦岭北麓的西和县西高山镇。

走进西高山镇秦山村,路边连片的百日菊争相绽放,树木环绕在道路两旁,农家小院在葱茏绿意中若隐若现,村民广场上孩童们嬉闹的笑声,给这个宁静的小村庄增添了许多生气。

傍晚时分,炊烟袅袅,村民毛刘奋和家人团坐在院里吹着凉风,吃着晚饭,享受着这幸福美好的时光。

如今的生活,是几年前他想也不敢想的!“现在村容村貌变化相当大,以前这里一没广场,二没水泥路,啥都落后,干啥都是土办法。”毛刘奋说。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四五年时间,秦山村已然“脱胎换骨”,一改往日杂乱不堪的容颜。

过去的秦山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基数大,2017年,该村还是陇南有名的深度贫困村。

为改变贫困面貌,让村里人也能过上舒适宜居的“城里生活”,以张志东为党支部书记的村领导班子针对村里问题,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商讨解决办法,立志改变村民居住环境。但是,山大沟深的环境造就了村民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要想让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子“改头换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初提出改建秦山村,许多群众不理解,有人认为我们就是没事瞎折腾,还有人认为,我们村干部就是想借改建之名,从中谋取利益。更有甚者,当着我们的面扯开嗓门说风凉话,生怕我们听不见似的。”

那段时间,我们晚上都睡不着觉,感觉自己的一腔热情被一股“歪风邪气”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是,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为群众做事情受点委屈又有什么呢?”就这样,张志东毅然决然地带领村民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动员村民拆除私搭乱建,清除乱堆乱放,在村中修建水泥路,道旁栽树种花,同时,还将生活废物废水循环化利用。

为打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他还收集起村民家里废弃的陶土罐,种上植被装点在道路两旁。

经过多年的努力,秦山村入户路、巷道硬化率达到100%,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5%,全村绿化率达到60%以上,垃圾集中收集管理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也明显增强。

环境改变了,思想开放了,年轻人纷纷走出家门去打工挣钱。

如今的秦山村,出门是广场、回家住楼房,村民钱包鼓了,腰杆直了,眉头舒展了,生活也更有奔头了。

新闻推荐

秦山村的“青山梦”

本报通讯员魏朵朵张蕾蕾初秋时节,走进西和县西高山镇秦山村,路边连片的百日菊花争相绽放,树木排列在道路两旁,农家小院在葱茏...

西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和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