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的“牛”产业

陇南日报 2021-03-05 15:57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梁云霞

近年来,西和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把发展肉牛养殖作为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积极培育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扶持肉牛养殖企业,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牛”路子。

走进西和县石堡镇增辉秦川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场,一栋栋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该合作社负责人曾辉说:“近几年,随着肉牛养殖业行情的上涨,合作社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肉牛存栏量200多头,已出栏350多头,特别是从张掖引进的优质品种‘西门塔尔’,养殖前景十分可观。”

致富不忘乡亲,曾辉在壮大合作社的同时,引领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利用产业优势,通过代种代养的方式,帮助57户群众实现养牛致富,每户年均增值4万余元。同时合作社还利用流转土地、就业务工等方式,多渠道帮助群众增收。截至2020年年底,合作社共发放社员工资20余万元,配股分红8万余元。

“2020年合作社出栏肉牛80余头,现存栏200余头,常年务工人员12人,季节性务工300余人。”曾辉说。

“我在合作社务工3年多了,一年挣3万多元,既能照看家里,也能挣钱,经济又实惠。”社员张白子说。

据了解,2020年,西和县扶持建成年存栏量达400头以上的合作社2个,存栏量200头左右的合作社2个,全县牛存栏1.13万头、出栏0.75万头,有效满足该县肉牛生产供应,进一步提升了肉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为西和县乡村振兴实施提供产业保障。

新闻推荐

西和 小平菇撑起农民致富伞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梁云霞王汉军走进西和县西峪镇斜坡佳康菌业合作社的平菇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温暖...

西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