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来的精气神 西和县长道镇水泉村易地扶贫搬迁点见闻

甘肃经济日报 2020-04-03 00:46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薛巍敏

在长道镇东南部距西和县城2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为水泉村的宁静小村落,曾经全村6个村民小组散布在十天高速公路的两侧,其中数水泉村五社的居住条件最为恶劣。

“五社的村民全部居住于山腰地带的高崖断壁间,由于自然条件限制,通往那里的道路没有硬化,群众吃水出行十分困难,而且存在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居住条件十分恶劣。”水泉村党支部书记王勤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户生产生活和发展,阻碍了脱贫攻坚的步伐,农户要求易地搬迁的愿望十分强烈。

为了彻底改变五社111人的生活状态,2018年,当地政府按照农户自愿、统一规划的原则和搬迁一批、脱贫一批的目的,在水泉村南川选址,累计投资617.6万元,对该社25户群众进行整体搬迁。

“为了让搬迁户搬得放心、住得安心,我们科学挑选搬迁地点,严格执行建房标准。”西和县长道镇镇长田丹介绍,搬迁项目在严把审批关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选址,由政府投资64万元,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确保搬迁点建设布局合理,并积极倡导农户建房,以秦汉风格为主,使用小青瓦,统一了房屋户型风貌。

同时为了防止搬迁户因房负债现象发生,从镇里到村里严把建档立卡户建房面积关口,坚决杜绝超标准建房。同时,累计为搬迁户落实补助资金163.75万元,减轻他们的搬迁经济压力。

在当地建档立卡户张文学新房前,见到记者的他不停地竖起大拇指:“国家现在的搬迁政策真的太好了!”他告诉记者,曾经半山腰的老房子只要一下雨就出不了门,雨水裹挟着泥沙能把家门堵住,平时家里娃娃老人看病也是大问题,“虽然几次想搬家,但对于只有几亩粮田的我们来说搬迁是一笔难以承受的费用。”

现在对于张文学而言,这一切都今非昔比。他笑言:“搬下来整个人的气色都好了不少呢!”

“村民相信我们,放下了祖宅搬了出来,也是相信在我们的带领下能过上好日子。我们就以陇南的拆危治乱为契机,严格落实‘建新拆旧’原则,对易地搬迁户原住房进行了整社拆除,共拆除旧房158间。对拆除后的土地及时进行了复垦,复垦后增加土地增减挂钩面积25亩,用于农户发展产业。”田丹说。

如今,水泉村以苹果主导产业为主,持续加快易地搬迁户,特别是建档立卡户的产业发展,在原有苹果产业的基础上,2018年协调优质苹果苗木,动员群众新栽苹果80余亩,户均发展苹果产业达到5.2亩,确保了搬迁户稳定增收渠道,让搬迁一批,致富一批的愿望成为现实。

“现在自己一个人有15亩苹果地要照料,一年下来能有5万元左右收入。”虽然现在的生活更加忙碌,可张文学言语间流露出的都是“幸福感”。

记者了解到,针对易地扶贫搬迁,西和县专门制定出台后续产业扶持政策,对插花安置对象落实产业奖补,对6个集中安置点配套实施产业项目,确保稳得住、能致富。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共退出贫困村175个,减贫3.1万户、14.0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36.09%,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新闻推荐

春到梨园管护忙

3月6日,西和县西峪镇乔堡村东亮天成合作社千亩八盘梨基地里,果农正在为果树进行喷药、压枝等管护。近年来,西和县立足资源优...

西和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西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