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的“半边天”

陇南日报 2019-05-29 01:01 大字

(上接第一版)

“从来没做过,能不能学会?”“觉得没有种庄稼心里踏实。”……面对妇女的种种顾虑,“县乡村三级妇联联动,进村入户做思想工作,宣传动员妇女到工厂上班。”西和县妇联主席刘芳莲说,妇联还在扶贫工厂成立了妇委会,邀请律师为大家讲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合法权益维护等,工作之余还组织大伙搞一些娱乐活动。

“上班的前三个月是培训,每月1500元的保底工资,基本上都能掌握生产技术。”杨荣说,在妇联的组织带动下,现在大家都能按时打卡上下班,已经逐渐适应了企业员工生活。目前全县已经建成3个荣益达服装扶贫工厂,267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2018年8月到工厂上班的杨玉霞,如今已是技术骨干。“工厂上下班时间和学校的作息时间差不多,上班、接孩子都不耽搁。”杨玉霞说,现在每月能挣近3000元钱,今年一定能脱贫。

荣益达服装扶贫工厂被纳入全国妇联定点扶贫示范基地。这样的示范基地,三年来,全国妇联在西和县共扶持创建了23个,包括种植养殖、刺绣、手工编织、产品加工等,并构建了“合作社+贫困户”的带贫机制,带动1985名贫困妇女实现稳定增收。

采访途中,洛峪镇康河村鑫鑫源扶贫车间里,西和县洛峪镇2019年第一期“陇原巧手”手工技能培训正在进行,县妇联邀请甘谷雅路人麻编鞋业有限公司为当地妇女培训纳麻鞋底。这种纯手工麻鞋底,以天水甘谷县特有的麻为原料,吸汗透气,很受青睐。

“公司免费提供原料,并负责回购销售。”西和县妇联副主席李芳妍介绍,根据纳鞋底的质量按等级计件发工资,一等品可以挣到40元,手快的一天能做一到两双鞋底。李芳妍说,此次将为西和县免费培训600名“巧手”,实现居家式就业。

“巧手”编织美好未来,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西和妇女顶起了“半边天”。

新闻推荐

中国“泰山”的通备情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这里说的“泰山”不是山,而是近年来在世界职业拳坛上风生水起的中国巨人董建军。当身高2.13米...

西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