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麻纸情缘》:探究古老造纸技艺

甘肃日报 2018-11-06 04:54 大字

时代的前行,留下许多需要我们永续传承的文化遗产,西和麻纸制作技艺就是其中一例。在日前首映的纪录片《麻纸情缘》中,创作者通过实地跟踪采访,详细记录了西和麻纸从原料采集到制作诞生的全过程,生动诠释了西和造纸人的心路历程,让我们不仅感怀于西和麻纸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依然保存完整的传统工艺,更感怀于造纸艺人自甘寂寞守望精神家园的情怀,让这浸润在纸浆里的日子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本报记者叶海王莉

一张麻纸的诞生历程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1800多年前,东汉人蔡伦改进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最初,人们造纸的原料主要是破麻布和构树皮等。如今,随着岁月流变,传统造纸早已没落于历史的烟尘中。然而,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西高山乡刘河村和朱河村,仍旧保留着完整的纯手工麻纸制作工艺,被誉为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朱河村、刘河村现有几十户人家,麻纸制作以家庭作坊为单位,产量不高;制作工艺以家传形式口授心传,概不外传。2017年10月,西和麻纸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有胡凤钰、刘智会等。

一张表象普通的西和麻纸,实则有着极为丰富的诞生历程。纪录片《麻纸情缘》主要记录了胡凤钰、胡彦鹏父子的造纸过程和造纸故事,他们豁达地将西和麻纸制作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展示到了镜头前。

西和麻纸以当地较为常见、具有环境适应性强、速生繁殖快等特点的构树皮为原料,历经备料、原料加工、蒸穰、洗料、碾穰、刀切、手搓、砸穰、淘穰、制浆、打捞、麻钱记数、榨水、上墙、撕下扎捆、刀切剪齐等72道工序精制而成。

西和麻纸的原料采集,以使大自然的恩赐得以良性延续为前提。将砍伐来的构树枝进行剥皮、筛选后,进行清洗和蒸煮,是制作中的重要前期工序。构树皮在水中浸泡约一周时间,再加上生石灰泡制后,进行蒸穰,即在一口大铁锅中接受熊熊烈火和巨大气浪的锻造。当树皮完全熟透,生料就变成了熟料,树皮中的纤维被充分软化,达到了做纸浆的要求,但此时,还不能直接用于造纸。按照需求,它们一部分被特殊处理并晒干保存,一部分则被再次置身清冽溪水当中,接受更为彻底的洗礼,也就是洗料。待构树皮愈发干净绵软,就要砸穰,虽然现在已有一些造纸户开始使用机械砸穰,但胡凤钰、胡彦鹏父子更乐意在容颜斑驳的古老砸穰器械上完成这项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工作,他们将处理好的构树皮放在石碓上,用一个大木杵反复踩踏砸碾,并用手搓,最终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后制成穰,再用穰刀切碎。之后,对切穰加水淘洗,将构树皮里最后剩余的细小杂质全部洗出;淘洗之后的捣穰经过石槽中的又一次加工,植物纤维变得更柔更细,这时,将其放入石头砌成的纸巢中加水搅拌淘浆,均匀的纸浆便逐渐形成。一切准备妥当,就要进行西和麻纸最核心的制作环节——抄纸。抄纸是一项技术活,一张纸的薄厚均匀,全取决于抄纸人的技艺是否了得,下手轻了纸会太薄,重了纸又太厚。纸匠双手端起抄纸帘在纸巢里巧妙地穿梭,褐色的纸浆翻滚、起伏、沉淀,几秒钟时间,纤维就均匀地停留在了竹帘上,进行初步脱水后,将帘子反扣轻轻一揭,那些原本属于大自然的构树皮就完成了庄严蜕变,一张张手工麻纸正式诞生。再经过晾晒、扎捆、用刀切剪齐后,所有工序便完成了。

从构树皮到成品纸,每一个分子的破茧重组,每一道工序的超越进取,都深藏着西和造纸人的聪慧勤勉,都表达着西和造纸人对中华文明的敬畏与传承。

造纸人的悲喜情缘

西和麻纸素以纸质坚柔、结实耐久见长,书画效果极具表现力,为一般宣纸所不及,深受书画名家喜爱,还用作各种纸活工艺制作、包装等。在那些漫长的无比艰辛的岁月里,它伴随着朱河、刘河两村的祖祖辈辈一次次渡过难关;今天,它已经成为当地富民产业,支撑起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希望。

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期间,举行了西和麻纸展览及文化体验活动。面对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胡凤钰详细地为大家介绍着西和麻纸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还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本印有“同治四年”字样的手抄书册,予以印证说明。

当向记者谈及他的造纸心路时,胡凤钰这个憨厚质朴的大山之子,瞬间变得沉默,饱经风霜的脸上浮现深刻的皱纹,话音未起,眼角的泪痕就依稀可见。

胡凤钰是西和麻纸第五代传人,承继了祖辈传下来的造纸好手艺。早些年,受外来纸张冲击,加之尺幅小、产量少、生产周期长等自身原因,西和麻纸曾一度陷入低谷。为了尽到一家之主的责任,胡凤钰怀着不舍的心情外出打工。然而,离家不久,就因意外受伤,回到家中后,他将自身命运与西和麻纸紧紧连在了一起,开始学习探索改良传统麻纸尺幅,想把产业做强做大。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和摸索,他不仅制作出大张麻纸,还对原先制作小型纸张的抄纸帘进行优化,并很快赢得了市场。胡凤钰有两个儿子,他期许着大儿子上大学,小儿子造纸很有悟性跟自己学手艺。然而,让他心碎的是,正当小儿子已经得到自己大部分真传时,却因交友不慎而执意到外面闯荡,一走数年杳无音讯。胡凤钰哽咽着对记者说:“我小儿子造纸技术相当好。”后来,为了不让祖传的造纸技艺在自己手中断送,胡凤钰忍痛将在城里工作的大儿子胡彦鹏叫了回来,把一个父亲的爱与一个造纸人的希冀,全都化成了儿子身边的声声教诲。

如今,随着当地政府的支持推广,西和麻纸知名度与价格都不断大幅提升,远销海内外,发展形势喜人,在外打工的人们大多已重返村里,开启了一段麻纸制作的新生活。胡凤钰一直琢磨着如何把造纸事业做得更好更有影响力,他说:“从前不知什么原因,有造纸技术而无文字记载……我从小受家庭造纸文化的影响,把我的心得体会和想法,力所能及地编写创作了《西和麻纸颂》和《刘河造纸曲》,用民间小调演唱出来。保护好这个非遗项目,造福后代子孙,这是我的愿望。”

“青山环绕绿水流,祖传造纸不能丢。造纸技术是国宝,发扬传承保护好……”我们似乎听见,胡凤钰的歌声荡漾在陇之南的大山深处。

保留和传承造纸历史

陇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朝晖说,麻纸作为西和县近年来精心打造的文化旅游产品,凝结了造纸艺人的人文情怀,正逐步成为书画家追求艺术时尚的理想佳品。《麻纸情缘》记录了西和麻纸由一束束构树粗皮蜕变成一张张精美麻纸的全过程,纪录片画面美轮美奂、音效时尚典雅、解说悠扬宛转,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纪录片《麻纸情缘》由兰州华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该公司董事长谢军卫说,该片不仅是真实完整的记录,亦是对沉淀千年的西和麻纸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创作团队历时四年拍摄这样一部影片,非常有意义,非常值得。

陇南师专教授余永红认为,纪录片《麻纸情缘》以现代化影像叙事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呈现了麻纸制作工艺的全过程,详细、具体而生动地呈现了西和麻纸的制作工艺,体现了地域性、原生态性、真实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为国家保留和传承了一部关于造纸历史的珍贵资料。

(本文配图为纪录片《麻纸情缘》剧照)

新闻推荐

西和今年新修梯田5600多亩

西和讯(通讯员鱼勇)今年以来,西和县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为着眼点,紧紧围绕“稳粮保供给、增收惠...

西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