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巧手绣娘绣出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祁玉洁
西和县石堡镇包集村是著名的省列民俗文化村,近年来,包集村秉持“文化促产业发展、产业促文化繁荣”的理念,不断丰富乞巧文化内涵,创新乞巧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把乞巧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旅融合 激活旅游产业
石堡镇包集村是著名的省列民俗文化村,所在的西汉水流域一带,是乞巧文化的主要发端地之一,乞巧文化在村上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包集村自古有民间组织祭巧活动的习俗,乞巧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有专门的乞巧文化传习所,村上还有三位乞巧文化传承人,组织每年的乞巧活动。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下午,村里的姑娘们都会盛装打扮,整齐列队,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7天时间里,她们载歌载舞、祭祀祈福,将美好祝福与女儿心事一同倾注,成为当地七夕传统节日的独特民俗。
悠久的乞巧文化,孕育了该村妇女能编善织的传统技艺,妇女们精到的刺绣针织才艺代代相传、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以绣花枕头、鞋垫、各类手工编织的工艺品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
西和县石堡镇党委副书记牟龙告诉记者,在今年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中,包集村每天都要接待5000多人次的游客,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达到30多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包集村秉持“文化促产业发展、产业促文化繁荣”的理念,不断丰富乞巧文化内涵,创新乞巧文化传播方式。展现本地乞巧民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巧手绣出脱贫致富路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包集村人的生活,还带动了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记者在包集村妇女手工刺绣示范基地看到,鞋垫、枕头、荷包等旅游产品做工精美、栩栩如生。
牟龙说,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传统手工刺绣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包集村以绣花枕头、鞋垫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刺绣产品正逐渐由妇女“赠品”转变为促进妇女增收的“商品”。
“我从小就开始做刺绣,但是没销路,只能绣着玩,这几年旅游很火,来村上旅游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政府也给村民帮忙找销路,让我们的刺绣变成了钱。现在大部分村民变成了股东,相比之前务农种庄稼,收入增加了好几倍,我们有信心实现脱贫致富。”该村42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东桂说。
在西和县包集村,和张东桂一样的农村妇女有很多,她们通过从事刺绣、草编等职业,在自家门口依靠灵巧双手增收致富。
2014年年底,包集村还发挥妇女长期从事手工编织的传统优势,由村支部牵头组建了手工编织协会。在此基础上,2015年12月,女能人吕小红发起12个股东组建了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辐射带动周边15村21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00多名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刺绣、草编行业。
牟龙介绍,今年7月,包集村还得到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专项基金资助,在包集村设立了“妈妈制造”合作社,带动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妈妈们就地创业脱贫。
巧手脱贫行动的开展,使包集绣娘在自家门口依靠灵巧双手增收致富,不仅使贫困妇女守住了幸福家园,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而且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问题。
“包集村将传统乞巧文化与现代妇女事业的发展融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激发了全村广大女性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了乞巧文化的独特内涵。”牟龙说,下一步,包集村将继续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协会+农户”“党支部+养殖场+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强化“造血”功能,引导鼓励村民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大力培育多元产业,积极探索多种带贫模式,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出新途径。
新闻推荐
本报西和讯(记者白杨)在“中国乞巧文化之乡”陇南市西和县举办的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上,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
西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