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琅琅书声话感恩

陇南日报 2018-05-12 07:41 大字

本报记者罗艳陈晓旭

从西和县城出发向东南方向行车大约30分钟后,大山深处的西和县卢河乡九年制学校出现在记者眼前。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崭新的教学设备……伴随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这所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据卢河乡九年制学校的副校长王首生介绍,现在的这所学校是“5·12”特大地震后的援建项目,由卢河小学、卢河初中合并而成。

谈到以前的学校,在这里任教30年的王首生印象最深,“当时条件很艰苦,土木结构的教室,桌椅都是破旧的,教学资料匮乏,设备更谈不上,我们都盼望着能搬进新的学校。”

十年间,卢河乡九年制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们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

翻开学校的校史,记者看到,2008年8月,卢河乡九年制学校在卢河村重新选择校址,由红十字组织投资1315万元援建,2009年7月25日工程正式开工,2010年5月25日主体工程竣工。

2011年2月,卢河乡九年制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图书室、音乐室,实验室等各种功能教室一应俱全,每间教室都安装了投影仪,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条件的提高,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

“学校不仅漂亮而且结实,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都能抵抗8级地震。我们衷心地感谢红十字会的援建,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王校长带着记者一边参观一边说。

2015年开始,西和县又多方争取资金,实施“全面改薄”、教师周转宿舍等项目,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新建了计算机室,运动场、教师周转房;配发了音乐设备、美术器材,体育器材,校园进行了绿化和硬化;增设安保措施,实现了校园监控全覆盖。

“如今,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这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教师敬业乐教,学生快乐学习,我相信学校会越办越好。”王首生笑着说。

新闻推荐

【我奋斗 我幸福】“巧哥”周小强的幸福新生活

本报记者肖红“他的土鸡蛋卖到北京、上海了!”在老乡眼里,周小强是个能干的小伙子,提到他,村民赞不绝口。周小强是西和县汉源镇黄磨村人,之前在上海、北京打工6年,“打工的日子很辛苦,大城市里也没...

西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