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筑一道“堤防”护一方水土

陇南日报 2017-08-18 01:33 大字

“8·7”暴洪泥石流灾害,西和共计213个村3472户17635人受灾,经济损失达30122万元,但全县无人员伤亡,在采访过程中,不管是西和县的领导,还是乡镇干部和百姓,他们都说到一个人———党局长,从他们的口中,我们听到了这样的故事……本报记者靳淑敏“党局长”,叫党小锋,是西和县水务局局长,也是西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用他自己的话说,所做的事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不过是职责所在。他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使他在灾害还未发生前,就冒雨赶往太石河流域,沿路通知乡镇,保证了村民及时转移。寻找党局长———抢险救灾现场,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大桥镇、太石河乡是西和受灾最重的两个乡镇。我们前去采访时,大桥镇党委书记高旭红哑着嗓子说,6日晚上,党局长一直和他们联系了解水情,凌晨就赶到了镇上,和他们一起通知群众转移……太石河崖湾村村支书王兵强说,晚上10点多的时候就接到了党局长的电话,要求巡堤,保持警惕。建筑工队的村民说,他们的帐篷和三轮车当时都在河道里,正睡觉的时候被党局长喊了起来,刚从河道里上来,洪水就来了……记者联系党局长时,被告知党局长在崖湾村指挥抢险救灾,当记者结束大桥镇的采访赶到崖湾时,他已经回到县城准备参加全省的培训会……这已经是8月11日,离家的第五天,这五天里他没有回过一次家。晚上9点多的时候,记者终于见到了党小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来电不断。10点多,采访结束,他赶回单位,继续值守。灾害发生前———科学研判,及时预警,必须走到最前沿党小锋从甘农大水利系毕业,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是20多年的“老水利”了,他说:“南方是水来了才防汛,我们是雨来了就防汛。”6日晚上,原本不值班的党小锋,看着暴雨如注,坐不住,便来到单位,每5分钟计算一次水文局监测的数据,和气象局的副局长王鹏十分钟通一次电话,结合两方数据,综合分析。“结合数据和经验,我们判断危险点应该是在太石河,所以从七点开始,连着打了五个电话。”党小锋说。虽然有专业的分析,但还是有不确定因素。晚上11点,他驱车向太石河赶去,到板桥村时,车上的刮雨器已不起作用了,他一路走一路通知各个乡镇。路上不时有石块落下,能见度不到两米。大桥镇、太石河乡启动了应急预案,没有电,便沿路喊着告知群众撤离。等党小锋赶到太石河的时候,通讯、电力已全部中断,凌晨4点左右,洪水倾泻而下!先护人护村———危急关头,冷静决策,群众安危第一位受灾最重的崖湾村,洪水主要来自竹子沟、嘉庆沟,四五米深的竹子沟不仅被填平了,还高出来一些;嘉庆沟里的地、路、河道已成了一片乱石滩;整个太石河流域受损较大的堤段近770米左右。崖湾村大地坝,洪水已经掏空了路基,冲进了村子,再往下就是一个新农村搬迁点。必须堵住这个缺口!灾情就是命令。铅丝笼、袋子等防汛设备很快就送到了抗洪前沿,经过奋战,成功堵住缺口,保住了下游村庄。灾害发生后,党小锋在太石河成立临时抢险应急工作组,负责灾情统计、信息报送、灾后重建规划等;并于8月8日请来省级设计院的设计员,订方案筑堤坝,将太石河流域堤防上的6个缺口一次性修复。如今,西和水务局已经在崖湾到尧孔段挖通导流渠620多米,疏通河道3.5公里,清河道淤沙4.5万方。

新闻推荐

全省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现场推进会召开 孙伟出席并讲话

本报张掖8月9日讯(记者齐兴福)全省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现场推进会今天在张掖市召开。会议传达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关于抓好全省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批...

西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