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插上致富的翅膀 九寨沟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小记

阿坝日报 2019-08-13 08:45 大字

■陈静 记者 夏姆

2014年以来,九寨沟县始终把精准识别作为首要任务,探索出贫困村精准识别“五步工作法”和贫困户精准识别“十步工作法”,多次开展“回头看”和“八个比对”数据“清洗”,全面摸清了贫困对象的底数、基数。目前,九寨沟县实现48个贫困村退出、1588户5611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2%降至0.15%,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各项指标均通过州级初验和省级专项评估检查,顺利摘掉贫困县帽子,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边关文化

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52岁的朱玉成是郭元乡青龙村村民,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对边关文化情有独钟,并在柴门关开了一个展览馆,将收集来的煤油灯、瓦缸、犁头等50余个老物件作为展物进行展出。“开展览馆就是想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柴门关,了解和体验柴门关的边关文化。”朱玉成说道。

柴门关位于九寨沟县与甘肃文县之间,因其地势险峻,古时是名副其实的入川咽喉之一。关前峭壁至今还保留着“秦川锁钥”以及清朝雍正皇帝题下的“秦蜀交界”的字样。

2012年,青龙村开山修路,再加上年久失修,刻有“秦川锁钥”字样的大石头垮掉了一部分。朱玉成在河道里和山脚下一点一点地找,终于找回了9块石头碎片,其中就有“锁”字的半边石块。

如今,通过打造和宣传,柴门关渐渐“热”起来了,飘舞的蜀旗、古朴的栈道、热闹的驿站,处处透露着浓烈的边关文化气息。

2017年,青龙村整合40万元村集体资金,在柴门关附近开起了农家乐,由村民陈二奎夫妇承包经营。农家乐用的餐具都带有秦蜀元素,服务员的服饰也模仿秦蜀时期的穿着打扮。“游客来柴门关驿站,可以摘枇杷、玩射箭、游草屋,一边吃着农家菜,一边感受秦蜀文化。”陈二奎说,现在来柴门关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去年仅农家乐收入就有30万元。

去年,九寨沟县旅游局还在青龙村选了3户村民,每户给予1.5万元支持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朱玉成便是其中一户,他说要用这笔钱再开一个茶楼,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讲解柴门关历史文化和边关故事。

“柴门关现在已是阿坝州的文物保护单位,今年还将投资200万元,深度挖掘和打造提升柴门关的边关遗址文化,把青龙村打造成为集休闲、观赏、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村寨。”谈起青龙村的下一步规划,郭元乡党委书记薛永林如数家珍。

东西协作

拓宽村民致富路

在省、州受援办的关心支持下,九寨沟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提前实施2020年项目4个;创新发展“飞地”经济;创造性地将社会捐赠资金入股嘉善优质国企,以固定收益持续支持社会救济事业。

“是扶贫政策打开了我全新的世界,让我们能够安心务工,放心挣钱,并找到了快乐和动力,最重要的是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财富,”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到嘉善务工的九寨沟县陵江乡羌活村村民叶树林深有感触。现在,叶树林每个月收入4000多元,比之前工资高了2000余元。

为激励更多劳动力外出务工,嘉善县与九寨沟县先后出台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补贴、稳定就业补贴、免费技能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系列优惠政策。

据悉,两地将按照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求,落实好对口帮扶县劳务输出和劳动力转移工作,切实推动两地定点就业扶贫取得实效,确保对口帮扶项目有序推进。同时,两地将结合实际,不断深化合作,推动合作领域不断扩展,从原来的劳务合作拓展到技工教育协作、干部人才队伍培训交流等领域,并从供求对接、培训、服务管理、权益保障等方面建立无缝对接机制。

科技兴农

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

“今天我免费领到了农用物资,平时县里的技术人员还经常到村里给我们讲技术、解疑惑……”日前,九寨沟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组织专家组到双河镇张家梁村开展果树管理培训时,当地村民纷纷点赞。

为提高产量、提升果品品质,九寨沟县坚持“抢时间、争主动、早启动、快推进”工作原则,组织专家组针对相关问题开展技术指导,提升了村民果树管理水平,提高了果树生产的质量标准,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把人才振兴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培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等方式,努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同时,把致富带头人送出去培训,把科学技术带到老百姓身边。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稳定脱贫。始终突出全域旅游、农业产业、“飞地”经济、就业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支持六项重点,以经济发展、就业增收带动群众长效脱贫。据介绍,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稳定脱贫,全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增长,2018年达12866元,累计增幅61.8%。

山林果园,生机盎然;村庄面貌,装扮一新;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如今,行走在九寨沟县的村村寨寨,处处迸发着乡村振兴发展的活力。

新闻推荐

喜看山村新变化

本报记者李智谋“这段时间,我们村集中连片拆除危旧房23户207间,土地都全部复垦,部分地块进行了美化,村子变漂亮了,处处透着...

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