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舟 浅说地理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刘建华
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的让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今天,仍然有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所需要的物质。这种错误思想使人类在历史上做出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人们为了能够世世代代在地球上很好地生活下去,必须树立创建和谐人地关系的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减少人为破坏,增强危机意识。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以及在工业进程中大量排放的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酿造的苦果告诉学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以及不加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一定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最终也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自然,才能立足于人类的家园———地球。
三、贴近日常生活,关注环境动态。地理教学不仅要体现时代性,紧跟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更要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老师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同时,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四、深入课堂教育,开展专题活动。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与环境相关的知识点,要深挖教材,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比如,结合学习“多变的天气”知识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更应注意每天的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作好环保宣传,与学生会、团委联合,定期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如办黑板报或手抄报比赛,也可以在一些与环保有关节日举办保护环境的专题讨论会或辩论会。
五、善待自然,从我做起。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很多,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工业的发展,农药的使用,以及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都会给环境带来隐患,而各种因素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各学科间的整合,使学生意识到从一个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重大转换。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尊重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自然界中吸取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总之,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它在环保意识的培养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尽己之长,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出贡献。
(作者系文县第四中学教师)
新闻推荐
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甘肃省落实退还部分行业留抵税额政策纪实
本报记者沈丽莉杜雪琴期盼已久的“大礼包”,终于送达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8月31日,公司收到了7860万元的增值税留抵...
文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