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大鲵 保护生态环境 陇原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七)

陇南日报 2018-09-12 01:07 大字

本报记者罗艳李董

近日,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团走进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山里泉水叮咚,山涧小溪中不时闪现大鲵的身影。在这里,记者团与保护区工作人员一同将20-30厘米的52尾娃娃鱼放流,让它们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这一举动传递着保护生态环境、珍爱野生动物的美好理念。

“我们挑选体质好、繁殖能力强的种鱼,在水质好、食物丰富的海拔500-800米的山涧小溪中放流,这对野生大鲵的种群扩大有好处。”管理站站长张晓平介绍说,确保人工放流大鲵适应野外生存,是大鲵种群恢复增殖放流试验的关键一步。

2015年9月,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全部实施完工之后,进一步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实施修复工作,创造适应大鲵栖息、繁衍的良好环境;(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自然资源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专项督察甘肃座谈会在陇南召开

本报讯(记者韩县银)8月27日至28日,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局长董菊卉带领自然资源部第四督察组一行来陇南市,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

文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