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贫困县的土特产,在即墨古城有了专卖店 即墨牵手文县一年间
□记者肖芳报道即墨古城“印象文县”专卖店内,工作人员正在理货。□本报记者肖芳
本报通讯员刘耀泽
“开业一周,我们准备的50箱党参蜜脱销了,花椒和瓜子也马上没货了,这几天正从文县紧急调货!”8月3日,在即墨古城“印象文县”专卖店里,店长左敏提起自7月28日开业以来的销售情况,言语中难掩兴奋,“开业当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了7万元,这几天高温酷暑,游客数量减少,销量有所下降,但也基本稳定在近万元。”
走进位于即墨古城入口处的“印象文县”专卖店,木质装修古色古香,货架上琳琅满目摆满了纹党参、虫草、当归、核桃、食用菌、花椒、土蜂蜜、土猪腊肉、咂杆酒等来自甘肃的200多种特色产品。即墨古城规划建设指挥部招商运营组组长牟军介绍说,“印象文县”专卖店是东西协作扶贫示范店,地处即墨古城黄金地段,5间门面房共计300平方米。为帮助文县地方特产“背出大山、走进青岛”,即墨古城不仅自费为“印象文县”店铺进行了装修,而且还免除了其三年租金近100万元。
这是即墨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缩影。地处秦巴山地的文县,位于甘、川、陕三省交界处,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965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5389元,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去年,按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即墨区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确立对口结对帮扶关系。一年多以来,即墨区结合两地实际情况,从产业扶贫、文化旅游开发、人才交流、劳务服务、结对帮扶、社会帮扶、资金保障等7个领域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造血”之策。即墨区发改局四级调研员李有积介绍说,即墨区立足双方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引导即墨企业青岛鸿德盛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与文县仁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为文县优质纹党参等中药材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正在发力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即墨灵山镇,也正探索与文县在中药材种植、加工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进行合作,互相引进特色中药材品种,促进优势产品互补、互利。
为让文县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即墨还通过“即供商城”电商平台、农副产品展销实体店、即墨古城专卖店等方式牵线搭桥。早在即墨古城“印象文县”专卖店开业前,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最繁华路段香港中路的即墨农副产品展销体验中心,便设立了400多平方米的“来自大山深处的问候”文县产品专柜,销售文县大红袍花椒、核桃、松茸、羊肚菌、纹党参等产品。自去年9月开业至今,文县产品专柜已累计从文县进货10余次,销售农产品20余万元。
“文县农副产品有了进入更广阔市场的顺畅渠道,企业对原材料的收购量需求增加,当地农民种植纹党参、花椒以及养蜂酿蜜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左敏举例说,文县党参蜜在即墨古城销售一空,店里正在文县各地农村找养蜂人紧急采购;大红袍花椒也即将售罄,文县当地干花椒的收购价格比往年上涨不少,达到了每斤120元。
除产业扶贫协作之外,即墨还在更多领域推动文县对口帮扶工作:
结对帮扶方面,即墨北安、龙泉、龙山3个街道办事处与文县桥头镇、中庙镇、铁楼乡签订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协议,每个街道办事处帮扶资金每年不少于30万元。
资金保障方面,即墨将扶贫协作文县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各部门单位积极为文县捐资捐物。截至目前,即墨对口协作帮扶资金共计近1500万元,全部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区重建等工作。项目建成后,受益群众1827户8513人,带动贫困户982户4211人。
劳务合作方面,即墨多次组织企业赴文县举行就业扶贫招聘会,帮助150余名文县贫困群众到即墨古城、一汽大众等单位工作。同时,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在文县建立了招工站,为今后劳务输转搭建了平台。
人才交流方面,即墨区财政拿出200余万元组织城镇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方面的专业人士,指导帮助文县编制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每年选派3名优秀教师、3名医务工作者赴文县支教支医……
“东西扶贫协作,不是一方的单纯输出,而是双方的互利共赢。”李有积表示。即墨对文县的资金、人才、产业等方面的扶持,帮助文县贫困人口改善了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而来自文县的特色产品、特色文化,也丰富了即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为即墨发展增添了经济新动力。“来自文县的地道特产和民俗展演,不仅提供了舌尖上的美味,还丰富了即墨古城的文化旅游业态。这是东西扶贫协作城市互利共赢的生动写照。”牟军说。
新闻推荐
刘小鹏撑着受伤的大地太阳躲进乌云快一个月了天空都快发霉情绪失禁不断地挥洒着泪水洪水一浪接着一浪高过河堤高过田地高...
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