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防汛减灾】灾区升起暖暖炊烟
受灾群众在杨家坝村免费就餐点用餐。本报记者陈多
本报记者陈多
“有没有酱油?”“再切点肉片。”“等会儿在这儿吃饭,中午是面片。”……
7月9日至11日,持续强降雨突然来袭,碧口镇的受灾情况牵动着全镇人的心。而碧口镇杨家坝村村民杨小莉和她的同伴却用另外一种方式,传递着她们对受灾群众的关心——
此次暴洪灾害,杨家坝村因地势稍高而幸免于难。在村口,记者看到,临时灶台上的三口大铁锅热气腾腾,杨小莉和她的几个姐妹挥动大勺一边忙着炒菜,一边“招呼”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杨小莉是杨家坝村免费饭菜提供点的发起人之一。镇子受灾后,她第一时间联系范生菊、牟朝菊等村里的妇女,筹集蔬菜、搭建帐篷、支起锅灶……搭建了一个“临时大灶”,免费为受灾群众提供饭菜。
一时间,全村人积极响应:米、面、油、蔬菜、肉,家里有什么,就往免费就餐点搬什么。在村里做酒席生意的董明听说后,也送来了餐桌、餐椅和餐具。在街道上,大家办起了特殊的“流水席”。12日当天,便为1000余人提供了午饭和晚餐。
“刚开始参与的只有我们四五个人,当我把免费提供饭菜的消息发到朋友圈之后,来帮忙的人越来越多。”杨小莉说,大家捐钱捐物,甚至还有很多身在外地的碧口人,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爱心。
“大家同在一个镇子,受了这么大的灾,心里挺难受的。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我们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这次我们没有遭灾,就想着尽自己所能,做一口热乎饭。”杨小莉质朴的话语让人感动。
在和杨小莉的交谈中记者得知,13日中午,他们又准备了500余人的蔬菜面,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提供午餐。
“昨天的午饭是面条;晚饭是‘六菜一汤\’,有凉拌豇豆、粉条、腊肉等。真没想到,我们还能吃上这么可口的饭菜,太感谢她们了。”72岁的谈德秀对这群正在做饭的妇女们交口称赞。
“灾害发生后,大家都想方设法出钱出力,我们都是些家庭妇女,就只能拿起家里的擀面杖和锅铲,为受灾群众渡过难关贡献一份力量。”牟朝菊说。
天灾无情人有情,灾区升起了最美炊烟,碧口处处暖流涌动……据了解,目前,碧口镇还有3个安置点,为灾区群众免费解决饮食,部分餐饮店、小吃店也免费为受灾群众提供食物。
新闻推荐
孙雪涛在文县检查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时强调 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讯(记者张帆)7月11日,市委书记孙雪涛在文县检查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他强调,要克服“雨过天晴无事了”的麻痹思想和侥...
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