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首个跨村联合党组织诞生 引领农村“三变”改革

甘肃经济日报 2018-05-04 01:24 大字

本报通讯员路永安

青山环绕,绿水盈盈,地处甘肃最南端的文县中庙镇,雨后的空气格外爽朗。4月26日,文县中庙镇后渠村村民服务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文县首个跨村联合党组织——中共文县中庙镇茶叶产业总支部委员会在这里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该县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探索推行“党支部+”脱贫带动模式,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产业联兴 共建共享

文县中庙镇茶叶产业党总支由后渠、侯家沟、孔家山三个村联建。三个村均为贫困村,共有农户615户2141人、党员68人,有贫困户441户1434人,目前未脱贫37户121人。三个村自然条件相似,主导产业都以茶叶为主。

为了使贫困村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联兴、共建共享”的目标,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三村党支部联合,以茶叶产业为依托,组建了茶叶产业党总支。其主要功能是拓宽合作领域,服务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三变”改革。

党总支选拔中庙镇熟悉茶业产业、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党员领导干部任书记,三个村党支部书记任副书记。依托后渠村党支部创办的“溢品茗”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三村茶叶产业统一经营管理,并整合项目资金扩大茶叶种植基地和后渠村现有茶叶加工厂规模,实现茶叶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成立党总支就是要打破村域界限,改变以往三个村‘单打独斗\’的局面,把三个村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优化整合区域资源和项目资金,实现‘抱团\’发展。”新任的党总支书记季德慎说,“三个村农户可以拿富余资金、现有茶园、土地资源等入股合作社,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入股分红 增加收入

为彻底打消茶农顾虑,解决“三变”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党总支协调县茶叶中心,统一筛选提供茶苗及技术指导,党总支与村支部负责矛盾纠纷化解、基地管护、统筹协调等服务工作。在党总支和村支部协调下,合作社与茶农商议入股茶园的保底分红和所持股份,无论亏盈,茶农保底分红必须兑现,产生效益后,按茶农所持股份进行再次分红。同时,吸纳有劳力的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增加劳务收入。针对无劳动能力、无技术的贫困户,党总支引导他们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通过分红增加收入。

“‘三变\’改革的目的是实现贫困户增收与村集体增收的双赢。在解决贫困户增收问题的同时,我们整合村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扶贫互助资金、农业发展资金,以村集体名义入股合作社,按股分红,三个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有了着落。” 中庙镇党委书记杜天平说。

“抱团”发展 统一品牌

党总支挂牌当日,在后渠村村民服务中心,刚刚购置安装的毛峰茶加工设备,也开始了生产。临近几个村的村民将采摘来的茶叶鲜叶就地卖给了合作社。侯家沟村村民李学军说:“因为没有加工设备,以前一芽两叶的鲜叶没人收购,只有眼睁睁看着长老而换不来钱,现在好了,我们发展茶叶的信心也足了。”

“联合党总支成立,解决了茶叶加工厂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按照相关政策每个村只有20万元的党费补助资金,现在三个村‘抱团\’,侯家沟、孔家山两个村因不具备建厂条件,均把20万元补助资金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注入到了后渠村‘溢品茗\’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样一来该合作社便有了60万元的资金,在年初购置了扁形茶加工设备的基础上,现在又添置了毛峰茶加工设备。”文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文卫说,“这就改变了原来只能加工春茶,夏茶因不能加工而全部被废弃的局面,大大提升了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以前,我们村农家小作坊式的茶叶加工,产品没销路,现在我们‘抱团\’发展,统一了生产标准、统一了品牌,合作社有专门的市场营销,再用不着为销路发愁了。”孔家山村村支书冯海荣告诉记者。

“中庙镇茶叶产业党总支的成立只是我们依托产业链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在同一产业链上跨乡镇组建联合党委,以便更好地服务农村‘三变\’改革工作。”周文卫表示。

新闻推荐

文县临江镇:乡村文明更靓丽

本报记者李智谋走进文县临江镇草坡村,通村路宽敞洁净,小花园里花草树木葱茏,老人悠闲地坐在凉亭里乘凉,树木掩映下的小村庄生机勃勃。77岁的陈永福老人,用手捋着白胡须,感慨地说:“村里有这样的变化,是我...

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