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第一届“陇南工匠”及“陇南工匠”提名人选事迹选登
李小军
赵世才
张鑫鸿
武宇星
朱旭全
班杰军
卢海燕
编者按:在喧嚣中,他们坚守着内心的那份宁静,凭着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创新传统技艺,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陇南工匠,用精湛之艺书写劳动的伟大与光荣。
“陇南工匠”(7人)
追梦臻境酒醇味香
———第一届“陇南工匠”李小军
见到李小军时,他正在酿酒车间忙着检查每一道酿酒工序。随手抓起一把酒糟放在鼻前闻闻,把手放在酒甑上试试粮食的温度,尝尝刚酿出来的原浆酒......这一闻一试一尝便把酒的品质掌握得清清楚楚。
李小军是甘肃红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名品酒师,从小受父亲影响对白酒酿造产生浓厚兴趣。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进入了白酒行业,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李小军也从品酒员成长为白酒行业资深品酒专家。
1997年7月,李小军从事白酒品评与勾兑,这是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品酒工作。面对这个崭新领域,他继续发扬勤学、苦练、钻研的精神,不但在理论上扎实学习,更在品评实践训练中苦下功夫,练好基本功。
“眼观色,鼻嗅香,口尝味”便能知道酒的风格和品质。为了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李小军在工作中反复对半成品酒、成品酒进行品尝对比训练,每天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到公司酒库去,认真品尝,详细记录,拿一小杯子,半天时间要品几十坛酒。
现在的他,只需要用鼻子闻一闻,舌头品一下,就知道是什么酒,采用什么方式酿造。
因品评白酒精准,李小军受到了同行以及专家们的肯定和认可,被省酿酒工业协会及省食品工业协会聘为省级白酒评委。2014年9月又被聘为省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家组成员,成为全省白酒专家。
为了给企业培养更多的品酒专业技术人才,李小军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酒样的变化性、复杂性、多样性、特征性,现场边培训边讲解,让学员亲身感受各类样品,促使学员品酒技能有了快速提高。
二十多年来,他参与研发了成州古酒、金成州、锦绣陇南等系列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泥塑逐艺精益求精
———第一届“陇南工匠”赵世才
赵世才,今年62岁,是陇南礼县“红河泥塑”第五代传人。
他自幼喜欢绘画和泥塑,他在泥塑中,融合画家手法,自成一家。
赵世才的泥塑创作独具特色,自成一统,在立足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匠心独具,精心创作,他的作品在写实中突变夸张,变形中又显大写意风格。泥塑人物造型可爱、乖巧、有灵魂。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加上故事情节搭配合理,所有作品都显得内在饱满,形态逼真,表现手法淋漓尽致,作品造型栩栩如生,能让观众在观摩、欣赏中,与泥人之间产生种种共鸣,在共鸣中找回生命中久远的记忆,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省、市、县举办的各类泥塑展上,赵世才的作品让许多前来观看的群众、爱好者和专家震撼。
一个个泥塑人物和故事紧紧扣住了人们的心弦,将人们早已淡忘的记忆和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往事再次唤醒,让许多观看者与之产生情绪共鸣,这就是赵世才手中泥塑的魅力所在。
赵世才的泥塑作品风格多样,不同作品,不同情节,有不同的风格。人物造型简洁自然,色彩搭配合理,作品古色古香,韵味悠长,给人启迪与反思。他是一位将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民间泥塑家。
赵世才获得陇南市“民间工艺大师”称号,参加了甘肃省旅游文化博览会、第六届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位扎根泥土、孜孜不倦的手艺人正把“红河泥塑”这一文化品牌传播,让传统工艺释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大勇不惧大巧破难
———第一届“陇南工匠”张鑫鸿
张鑫鸿是陇南电信分公司的一名传输线路维护员,忙碌是他工作的主旋律,热爱是他工作的主色调。就是这样一份看似平凡的工作,张鑫鸿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用自己的忙碌与热爱,把畅通的讯号传给偏远山乡,传给千家万户。
无论是在电杆顶端头顶烈日,还是在冬日里面迎寒风,对张鑫鸿来说,这些都是工作常态。
由于他负责的线路大部分在大山深处,张鑫鸿巡查一天线路,就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每次在巡查中发现问题,他总是及时将问题进行处理。
张鑫鸿是陇南最早掌握光缆带业务瞬断割接技术的人员之一。光缆带业务割接,又被称为光缆不中断业务割接。就是在不中断光缆传输的同时把有问题线路及时更换掉,将只有头发丝细的光纤重新焊接好,整个程序完全凭的是熟练的技能和细腻的手感,用力过大光纤容易折断,用力过小又不能有效接触,只有力度恰到好处,光纤才能被剥离焊接好。整个光缆带业务割接过程用时不过五分钟,比老式光缆割接法缩短了五个小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因线路故障造成的光缆传输中断问题。
张鑫鸿对电信工作的这种感情和挚爱,支撑着他在线路维护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也成就了他丰富的人生。
他多次荣获市电信分公司“优秀员工”称号;曾获得甘肃电信维护技能大赛光缆带业务瞬断割接项目个人一等奖;2015年11月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同年被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授予“技术能手”称号。他自参加工作以来,身先士卒,坚守工作前沿,不断实现突破和创新,彰显了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
初心不改光明永驻
———第一届“陇南工匠”武宇星
武宇星,国网陇南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运检室带电作业班副班长,是陇南最早获得“配电带电作业资质证书”的人员之一。
如果把电力工作者比作是“高空走钢丝”,那么高压电检修工,无疑就是是在“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所以高压电检修工也被称为电力行业的“特种兵”。
长期以来,武宇星踩在几千伏的高压输电线上,完成着超高难度的高压电输电线路的维修工作。他不断创新带电技术、改善作业环境,带领他的班组为输电线路长期可靠运行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
2003年刚参加工作的武宇星,被分配到成县二郎乡供电站,成为一名线路检修员。为了练好基本功,武宇星每天要在20多米的水泥电线杆上下几十个来回;为了练好接线,拉线、换线这些手工操作,他的手脚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为了研究保障线路安全运行技术,他在几十米的铁塔上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2007年武宇星被调到城区配网班,专职配电运检,当时城区11条线路全部用脚步丈量。他收集配网设备资料,先后用手工和CAD制图软件,绘制出配网线路走径图和配电线路联络互供图,编制出了配网线路图册,包括配网线路设备清册,为配网线路的运行维护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成县洪灾、2011年山体滑坡……一次次无情的自然灾害致使陇南各地电力设施、设备频遭损毁,而他一次次投身抢险救灾,义无反顾。从现场勘察到数据统计、从材料配备到抢修方案建议,再到抢修的实施及完成,细致严谨,一丝不苟。在线路抢修中风餐露宿,睡马路、啃方便面都是家常便饭,甚至为了运送抢修资料,在湍急的河水中搭建铁索运杆,这一切的目标就是为了及时恢复供电。武宇星先后被评为国网陇南供电公司2008年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0年抗洪抢险先进个人;2016年被省电力公司评为“陇电工匠”。
痴心有恒创新不止
———第一届“陇南工匠”朱旭全
在甘肃厂坝铅锌矿磨浮车间的墙壁上,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朱旭全劳模创新工作室。“他话不多,喜欢搞研究,工作中遇到困难,总能想办法解决。”这是同事对朱旭全的评价。
2011年,朱旭全发现厂里的四台旋流器组全靠人工操作,不但增加了工人们的工作量,还存在安全风险。朱旭全就想,能否用一台控制器把它们连接起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有效保证安全生产。对于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朱旭全来说,这些无疑是难上加难。
不会就学,不懂就钻,凭着这股钻劲,经过无数次实验,朱旭全终于实现了对旋流器组远程自动控制。通过改造,不但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还提高了设备的分级效率,稳定了生产工艺,同时也降低了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和流程事故状态下操作的安全风险。2012年旋流器组远程自动控制项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磨浮车间尾矿泵电机是变频控制,原设计只有定频控制,当泵池进浆流量发生变化而尾矿泵频率未及时改变时常会出现泵池被抽空或是溢出的现象,会对生产指标节能降耗以及周边设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朱旭全查阅了大量有关编程资料,经过一个多月的潜心钻研,终于编写出了尾矿泵的优化控制程序,彻底解决泵池被抽空或溢出现象。
几年来,朱旭全先后参与设计改造的项目就有十多项,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对生产设备的优化、未知隐患的排查、生产流程的稳定、产品质量的提升、生产成本的节约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企业累计创造了560多万元经济效益。
20多年来,朱旭全刻苦钻研业务,自学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行家里手。2010年至2014年,朱旭全连续五年获得白银有色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被白银有色集团公司评为“优秀技能创新人才”,2014年荣获“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植根民俗传承匠艺
———第一届“陇南工匠”班杰军
一个板凳,一个木墩,一高一低,旁边满满一盒大小不一的刻刀和几个还未做完的脸谱......班杰军坐在板凳上敲打着木架上一块木头。“嘭嘭嘭”,低沉的敲击声时断时续,刻刀下木块上脸谱的纹路越来越清晰。全神贯注的表情、手上舞动的刻刀,班杰军完全沉浸在自己雕刻的世界里。
班杰军,文县白马人,也是白马脸谱木雕传承人。他从小受白马民族文化的熏陶,对家乡民间文化底蕴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也深爱着白马木雕传承这项工作。
班杰军的雕刻主要以宗教活动中使用的神像和人物面具为主。眼前这一个个颜色鲜亮、表情夸张的面具就是用于当地正月十五跳“池歌昼”佩戴的面具。这些面具的样式、颜色大都是固定的,是白马人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班杰军说,这些面具的工艺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并非易事。从原木到成品需经过绘图、打胚、雕刻、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使用的雕刻刀具多达几十种,一张面具至少要花费一周的时间,而要掌握这一雕刻技能至少得花上几年时间。
班杰军先后师从四川九寨沟县民间老艺人和民间民居建筑雕刻大师,通过艰苦钻研,班杰军的雕刻绘画技术得到极大提高。2006年班杰军创作的“池哥昼”面具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2008年班杰军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池哥昼”代表性省级传承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班杰军的座右铭。十几年的风雨沧桑,坚持依然不变,班杰军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用他的坚持守护着这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
他扎根基层,广带徒弟,始终站在文化传承者的精神前沿,守望发扬民族文化的理想,守望那个甜美的梦,谱写了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使白马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匠手惠心大艺精巧
———第一届“陇南工匠”卢海燕
一把剪刀一张纸,让卢海燕痴迷了大半辈子。走进卢海燕的家,犹如走进了剪纸世界,一幅幅风格迥异、手法精美的剪纸作品,把整个屋子装扮的精美别致。
一张纸在卢海燕的手里,翻来翻去几下便剪出了一张漂亮窗花。看似简单的剪纸,但要剪出一件有立体感,精美的剪纸作品,光靠剪刀是不够的,必须拿小刀一点一点去雕刻才能完成。一件直径20多厘米的剪纸作品就要上万刀,一幅大点的作品能达到几十万刀,而且每刀都要求精准无误,稍有不慎,无论前期制作多么精美,也只能废弃,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件作品往往要花一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卢海燕从小受祖母和母亲的影响,酷爱剪纸艺术,她每天总是剪刀不离手,走到哪里剪到哪里,而这一剪就是三十多年。她深深知道,作为一个剪纸艺人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寂寞,尤其是夜深人静、自己在灯下辛苦劳作时,连刻刀刻在纸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在卢海燕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让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够流传下去,生生不息,能够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热爱和从事剪纸艺术。
现在的卢海燕每天都要工作四五个小时。剪纸早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十几年来,她先后创作了《大爱中国》《中国神话》《敦煌飞天》《乞巧长卷》等几百幅作品。
她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好评,卢海燕也被西和县委、县政府授予“剪纸传承人”。2011年,在首届“仇池文艺奖”评选中,卢海燕获得了“民间文化贡献奖”。2012年卢海燕被陇南市委宣传部、陇南日报社、陇南市电视台、中国陇南网评为“感动陇南2012十大新闻人物”。
剪刀一起一落,剪出来的是一段岁月,留下来的是深厚的民俗文化,卢海燕无怨无悔地行走在剪纸创作的道路上。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田九军家种植的一亩八分地羌活,卖了4万元。”说起此事,村民无不露出羡慕的神色。4月3日,记者在文县梨坪镇草坪村采访时,村民都对田九军家羌活卖了好价钱赞不绝口。这也得到了田九军母亲陈秋花的证...
文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