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路女工王晓莉的22年青春记忆
王晓莉和同事清扫道路。
作为第二代公路养护人的王晓莉,见证了山区道路由土路到高标准的柏油路的变化,22年,与公路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
生活中,王晓莉不管是以女儿、妻子,还是母亲的角色出现,都要展现温柔体贴的一面,但在工作中与男同事相比却一点也不逊色,已经是文县公路管理段尚德女子养管站站长的她,带领着25位女同事以“铁娘子”精神为确保山区道路畅通继续付出着……
1“退休的爸爸骑自行车带着我,妈妈则准备了吃的喝的赶来与我们一起平整路面!”
11月25日8时,王晓莉和平时一样准时出现在尚德女子养管站,翻看工作日志,并准备安排当日的道路养护工作。
“由于前几天连续阴雨天,加之落叶较多,我们要对边沟处进行清扫。记得要多带些锥形筒,注意安全!”她给同事们叮嘱着,这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养护工作是接替父亲的岗位,“当时是在家人的劝说下上岗的。”王晓莉回忆说。1995年,作为家中的老小和唯一的女儿,自然倍受父母、哥哥们的关照。
到单位报到后,王晓莉与同事骑着二八自行车,后座上带着镐头、铁锹,奔忙在作业路段。
作业路段有土路也有砂石路,刚上班那天,老师傅告诉王晓莉,要寻找坑洼后填平。王晓莉端着铁锹里的土寻找了一圈,却没有发现一个“坑”。一旁的老师傅急了,拿起铁锹铲上土顺势就填到了王晓莉眼前。“这不是坑吗?”原来,坑就在眼前,自己却没有看到。
接着,王晓莉顺着老师傅的指引寻找坑洼填土。到了下班时间,王晓莉和同事骑车回到驻地,在大灶上吃饭时,才发现双手已经磨起血疱,碰一下都火辣辣地疼。她咬着牙端起碗,双手都在发抖。“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她根本接受不了这样一份工作。
回家后,她将感受告诉了家人。父亲却劝她,要认真工作,毕竟这也是国家的“铁饭碗”。第二天,王晓莉只好与同事们继续平整道路。
渐渐地,她适应了工作环境。
雨天是她们最忙的时候,由于道路多处在山间,塌方、滑坡时有发生。车辆过后,部分路面出现沟槽,她们会趁着路面还未完全干透,铲去凸起部分,填平凹下部位。
“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动作要快,否则衔接不好,还会影响车辆通行。”老师傅提醒着,灵性的王晓莉很快和同事们配合默契。
第二年,每个工人开始独立开展道路养护工作。王晓莉要处理好属于自己的一公里道路。父母心疼女儿,听说每个人要独立完成,便主动表示要帮助她。
“退休的爸爸骑自行车带着我,妈妈则准备吃的喝的赶来与我们一起平整路面!”王晓莉怎么也忘不了那个场景。看到父母拿着铁锹在帮自己工作,她流下了泪水……
父亲鼓励她:好好努力,你肯定能干好这份工作的。的确,一向不服输的她,渐渐地开始琢磨如何工作创新了。
需要平整的道路周边山体是土石山,从山上挖下来的土石直接就可以铺撒在路面上。于是她们两三个人一组,为了多拉土石,她们就趴在拖拉机上的土堆上,一路颠簸朝施工路段行驶。拌砂石料没有水,就两人一组去远处抬水;她们还依照自己的经验按一定配比施工拌料。
有一次,几位昔日的老同学路过公路,害羞的王晓莉怕同学认出灰头土脸的自己,特意躲避,未料一位同学还上前鼓励她:“道路养护工作是个光荣的工作!”
2“要注意安全啊,你们这么辛苦,来喝口水!”
1999年,王晓莉工作的路段开始大面积铺设柏油。工作环境变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工作量也减少了,但技术要求更高了,需要专业的道路养护技术知识。比如如何让沥青衔接得更好,如何让边沟更整洁等等。面对这些问题,王晓莉总是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用于实践。
由于所辖路段离县城较远,驻地在农村,通车条件有限,有时候王晓莉只能一周回家一趟,若错过一趟班车就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回家。有时候,王晓莉也会骑自行车从县城到养管站驻地,这时母亲总会提早给她备上几天的肉臊子。到驻地,她和同事们用煤油炉做自己爱吃的面条。
“夏天在道路上作业,太阳照得我们皮肤难受,甚至晒伤。”作为户外作业的工种,王晓莉和女同事逐渐接受了这种环境。
在每次骑车往返的途中,她会将公路上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告知同事,在工作中及时调整。一次,她建议班组将附近山体上的石料优选后就地取材用于铺路,节省了不少资金和工时。
就这样,几年下来,王晓莉凭着自己的踏实耐劳,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同事推荐为东峪口道班的班长。“道班所在路段属于国道212线,6女4男负责20公里道路,交通位置更加重要,养护任务繁重。”每年的4至10月雨季,是养护任务最为繁重的阶段,也是山体滑坡、泥石流频发的时期。有一次在巡查阶段,发现前面有泥石流,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同事们根本来不及换鞋,穿着凉鞋拿着铁锹等工具就冲上去清理,而王晓莉直接脱下凉鞋光脚参与到清理工作中。“来回换鞋费时间,再者当时我的那双凉鞋也贵,舍不得弄坏,所以才光脚的。”
填补沥青油路也是一项辛苦活。先将破损的沥青清除,然后填补新的。从拉沥青的车上卸下沥青,工人就得上车去铲。鞋踩在70℃高温的沥青上,还未干活,脚已经热得受不了了,王晓莉和同事们忍住热度,用砖块垫在脚下,一锹锹地干着。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地处212国道的她们更是第一时间接到巡查处险任务。“当时,大家了解家人的安全情况后,在工作上谁都没有退缩。”王晓莉回忆说。“要知道当时余震不断,山上不时有石头滚落下来,现场安全员告知我们及时躲避后,我们又一次次地回到路上清理石头。”在王晓莉看来,只要能保证道路的畅通,这样,来往灾区的车辆就能完成救援。
“有时候,来不及通知车辆,我们就摇着帽子、衣服给司机信号,让他们停下来等待。”连续几天的工作,王晓莉与同事们都忘记了疲劳。有一天,一位摩托车手带着家人从灾区朝文县方向走,车上的女子停在她们身边,递过来一瓶矿泉水深情地对她说:“要注意安全啊,你们这么辛苦,来喝口水!”
“当时我心里就像被击了一下,忽然感觉到职业带来的荣誉无限。”王晓莉倍感一股暖流。
3“我改变不了你,就改变我自己吧!”
“每次道路抢通后,车辆安全上路,那种感觉超好。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干。”王晓莉自豪地说。
2009年,王晓莉工作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文县公路管理段因地制宜,为方便女职工,创设了尚德养管站,并委派她担任第一任站长。站上除2位男司机外,其余26人均为女性。于是,“铁娘子军养管站”也被传开。
“一直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当时对担任职务半推半就。而身为党员的父亲却一再为我打气加油。”王晓莉如是说。
上任后,王晓莉首先从整顿纪律抓起,让同事们别穿高跟鞋上班,“毕竟是户外工作,而不是展示美的时候。讲团结也是我们提倡的。”
一次修整边沟时,她提出要大家注意美化边沟旁的山坡处。“其实也很简单,将山坡处的松土滑落下然后拉走,这些在清理边沟内树叶等杂物时就可以同时做。”起初大家不赞成,认为增加了劳动量。可当王晓莉自己示范后,大家都认为这样做,不但能够美化边沟还可以提早预防山坡滑落沙土。接着,有人提议在边沟的土沿上种上花草。不几天,花草长出来,果然既美观又整洁。
每次只要接到“任务”,尤其在处理险情时,大家都义无反顾地团结一致,为公路畅通做着自己的贡献。
“大家在一起工作就和家人一样。每当下班到食堂吃饭,做饭的姐妹早早就给上工的二十多人晾好了喝的水。做饭的姐妹也会征求大家的意见随时调整饭菜。午休时学习制作十字绣。”这些出现在家里的细节,却出现在上班的单位中。
一次,一位同事在工作中手指被夹伤,同事们专门送她去医院包扎后然后护送她回家,这样的小事,却被受伤的同事一直惦记着。
作为女性,没有定时的工作,就少了许多照顾家庭的时间。王晓莉结婚后不久,作为独生子的丈夫不习惯妻子每次晚归的作息时间,主动担负起部分家务。有一次,王晓莉回家后,丈夫高兴地告诉她:等一会就可以吃上可口的面条了。当王晓莉进厨房看见在案板上的一整块面皮时,不由得笑了起来。原来丈夫只是将和好的面生硬地拉开,用刀在面上划了多个方块,直接从案板上扯下面后投入锅中。当时发现还缺少蔬菜,丈夫自告奋勇去买蒜苗。未料,买来的却是两根细葱,让她大笑不止:“原来他对葱和蒜苗不会区别,拿到手付账就回家。当时我还是被感动了,作为根本不会做饭的独生子能够学着照顾家人了!要知道那是多么美味与难忘的一顿面条啊!”
“做养护工人的家属不易,我改变不了你,就改变我自己吧!家里的事你放心!”前不久,丈夫在陪王晓莉去外地看病时的一句话,再次感动着王晓莉。
就在访谈中,王晓莉接到了上中学的儿子打来的电话。“要开家长会让你爸去吧,你爸已经给你送厚被子去了。”电话那头的儿子似乎更愿意见到母亲。王晓莉一边劝说着儿子,一边张望着不远处她要清扫的边沟。
此刻,王晓莉也想回到他们身边,“但是养护任务也不能放松啊!”她给一旁的同事说道。
文/图 兰州晨报记者 董子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帆)9月29日,陇南“8·7”暴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开工仪式在文县梨坪镇玉坪村举行,标志着陇南“8·7”暴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副市长郭建博讲话并宣布开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代...
文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文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