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陇南日报 2017-10-17 01:50 大字

金晓春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示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学生都没兴趣朗读课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它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一、多听名家朗读,音频文件上的朗读准确、规范、声情并茂,多听录音,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声音的魅力。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是诗人的用情是广阔的,诗人的赞美也是广阔的,这首诗的行间起伏跌宕,催人泪下,这种感情是真实的,朴实的。课文录音把人们对大堰河的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听录音,同学们受到了感染,有的甚至表情特别的沉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通过深情的朗读表达了对大堰河的怀念和赞美。二、多作范读。教师艺术性的范读比听录音更让学生感到亲切,更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多作范读。如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老师用清新、柔和的声音,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的诗情画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通过朗读表现出了《济南的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就连平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同学也跃跃欲试,学生争相上台表演朗读,对朗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三、多进行朗读比赛。每个学生不管基础如何,都有表现美的愿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选择一些文字优美的课内外文章,在班上组织朗读比赛,对一些缺乏勇气的学生多鼓励。学生的表现欲激发了,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比赛,并进行评比,选出“朗读之星”予以表扬。班上经常进行这样的朗读活动,学生在学习中渐渐养成了朗读习惯,对朗读兴趣也越来越浓。四、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形式多样的朗读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常见的朗读形式有:齐读、个别朗读、自由朗读、领读等。采用什么朗读形式因文而异,这要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安排,让学生乐读、爱读,读得有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的重要作用。任何一篇文章,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体现出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情感,以及优美词句的魅力。所以要让学生养成朗读的好习惯,提高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作者系文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新闻推荐

甘肃明确环资和林业案件管辖,祁连山等重点林区设基层法院

9月18日,甘肃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环境资源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实施意见(试行)》及《全省林区法院案件管辖实施意见(试行)》,就甘肃省环境资源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问题、甘肃林区法院案件管辖问题...

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