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安化镇通过实施“粪肥还田”,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出“良方” 粪污变粪肥 耕地变良田
本报记者 杨丽君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2月28日,在武都区安化镇青崖村的车厘子试种示范园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堆堆粪肥在地里间隔整齐堆放,村干部田三牛正用微耕机将粪肥均匀地播撒在田地里。
“这是有机粪肥,是最好的肥料,对车厘子种植生长作用极佳。”田三牛说。粪肥还田后,他还在车厘子种植的间隙地块种上荠菜,铺上地膜。
农牧循环、绿色发展,是现代畜牧业坚持的基本理念,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
田三牛当了一辈子农民,在他记忆里,田里一般用的都是化肥,几十年过去了,土壤似乎一年比一年缺少肥力,板结情况有点严重,用他的话说,“地都没‘力’了”。
“相较于化肥,粪肥更加天然无污染。”安化杜楞片长王金龙告诉记者,这种肥料的原料主要包含天然发酵的牛羊粪,目前安化镇已同镇内和周边乡镇各大、小养殖场、养殖个体户签订了粪污收购协议,通过将收购的粪污集中到指定地方进行堆沤腐熟,腐熟好以后再把粪肥运送还田。
“通过实施粪肥还田,加快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王金龙说,安化镇去年在谈坪、驮子湾、谷家坡等20多个村进行了5000亩的粪肥还田。
王金龙介绍,车厘子是安化镇引进试种成功的新型特色产业,去年该镇又新增了青崖村、曾街村车厘子产业示范园200余亩,预计盛果期每亩产值达4—6万元,而粪肥还田在示范园的实施推广,真正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绿色种养循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艳)3月2日,市委网信办举办市直单位新媒体管理员暨网络文明志愿者培训会。会上开展了政务抖音、头条和微博运营...
陇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