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居新生活

陇南日报 2022-02-08 00:33 大字

本报记者 陈 多

辛丑年腊月二十三,恰逢武都区安化镇的赶集日,老杜一家人早早来到集市上张罗买年货。

47岁的老杜名叫杜明全,是武都区安化镇杜家湾村的脱贫户。2022年春节是他们搬进新居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老杜既激动又感慨:“在这么好的房子里过年,全家都高兴!”

2020年夏天,一场特大暴洪灾害让杜明全所在的村庄地基下沉,临崖靠山的他家成了受灾最严重的一户,这让老杜发了愁。灾情发生后,镇村干部第一时间赶来,告诉老杜镇上建设了集中安置小区,建议他们搬离地质灾害隐患点。

根据受灾情况和群众意愿,杜家湾村共有3户群众选择易地重建,3户群众选择进城入镇。其中,老杜一家于2021年6月搬进了离安化镇一公里的白管局易地搬迁安置点。

老杜分到的是一套113平方米的三居室。“我们两口子住一间,大儿子住一间,小儿子住一间。”说起安置点的居住条件,老杜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烧的是煤气,吃的是自来水,用的是抽水马桶,家具家电一应俱全,这就是老杜现在的家。不仅住进了新房,老杜家还获得了6万元的政府补贴和5万元的贴息贷款。

小年有“掸尘扫房子”的风俗,寓意告别霉运、迎接好运。记者看到,新房里里外外被老杜的爱人曾淑娟打扫得干净又整洁。儿子们还特意买来象征吉祥的发财树,挂上了喜庆的春联和福字。

2021年,曾淑娟的心脏动脉硬化有所好转。这些年为了看病家里没少花钱,在新农合、大病救济金和大病保险一系列救助政策的支持下,看病费用的90%得到报销。这一年,老杜的小儿子杜旭涛顺利考上了大学。国家对脱贫户家庭孩子就学给予了持续的优惠政策。对于这些事情,老杜打心眼里感激。

搭乘安化镇发展特色产业的东风,老杜在老家种植了6亩花椒,仅这一项去年就增收3万余元。老杜也参加了当地组织的技能培训,现在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泥瓦工,实现了“凭力气挣钱”向“凭技术挣钱”的转变。

置办完年货,老杜在镇上举办的“迎新春送温暖、稳岗送岗春风春暖”招聘会现场转了转,他准备开春后赴新疆建筑工地务工。

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老杜一家人充满期待……

新闻推荐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 开展基建专业冬训助力管理水平提升

本报陇南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崔自旺)1月18日,国网陇南供电公司组织建设事业部(项目管理中心)、陇南江南华源电力...

陇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