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方舟救援队: 战“疫”中的“消杀英雄”

陇南日报 2021-11-01 00:38 大字

本报记者 袁媛远

清晨6时许,天微微亮,在位于武都区东江镇胡家坪社区的驻地帐篷里,陇南方舟应急救援中心的队员已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这二十多名队员将赶往陇南机场,通过二氧化氯气雾喷洒,对安检通道、值机大厅、候机厅等旅客集中区域,以及卫生间、母婴室、员工办公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毒杀菌。

从10月20日开始,根据陇南市疫情防控形势,陇南方舟应急救援中心从精英队员和骨干志愿者中抽调组建疫情防控消杀突击队。这些志愿者大都具备应急救援资格,有公共卫生预防和专业救援基础,能够高质量、高水平做好消杀服务和疫情防控工作。

每次接到紧急任务后,消杀突击队都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对中、高风险人员及其行动轨迹,出现的地点、车辆等重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通常一天需要赶往5、6个地区,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赶时间,消杀突击队队员开始工作后不会休息,吃饭就在途中随便扒几口。

“陇南火车站消杀面积5000余平方米,出动10名队员;胡家坪社区及周边区域消杀面积1万余平方米,出动9名队员;栈道湾公交公司消杀面积2000余平方米,出动5名队员……”陇南方舟应急救援中心的副队长杨云飞向记者展示近期的消杀日程记录表。

在排得满满的日程明细中,记者看到,这段日子里,消杀突击队每天辗转于各个车站、社区、学校、单位、返陇人员留观点等防疫消杀重点场所。这些工作记录的背后折射出队员们辛苦的付出。

深秋时节,天寒露重。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阵阵白雾携带着刺鼻的消毒水气味扑面而来,消杀突击队的队员们“全副武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着50多斤的脉冲弥雾机,对各类公共场所进行消杀处理。一处场所消杀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有时候连续消杀4个多小时,防护服内汗流浃背,呼出的雾气都把口罩湿透了。

“一圈消杀下来,抬手一看,步数轻松上万。”杨云飞笑着说,“一线医护人员在竭尽全力救人,我们必须守护好他们的安全,防疫消杀确保预防在先、不漏死角,最大程度减少疫情通过环境传播的风险。”

自今年4月陇南方舟应急救援中心筹备成立以来,杨云飞和他的队友们已经在河南抗洪救灾中参与过救援抢险任务,平时也担负着陇南水下救援、应急知识普及等志愿服务的使命。在抗灾救援的路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我本身是医学影像科医生,也曾多次参与急救医疗工作。与以往不同,这次从事的是风险极高的消杀任务,要面对新冠病毒这样‘看不见的危险’。”杨云飞告诉记者,保证团队的安全是他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事情,责任重大。

疫情防控没有“补考”,必须一次“达优”。杨云飞带领队员坚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把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全队已连续防疫消杀作业11天,队内志愿者出勤600余人次,防疫消杀面积近80万平方米。

消杀突击队这10多天的全力付出,得到了全市各级单位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认可点赞,称赞他们是“战‘疫’中的‘消杀英雄’”。

“我们的使命就是守护全市人民的安居乐业,只要人民需要,我们永远都会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安全屏障。”杨云飞坚定地说:“出征的时候早已下定决心,疫情不结束,绝不撤退!”

新闻推荐

【特写】 “我们会有一场更加温馨浪漫的婚礼”

本报记者肖红见习记者王康金秋十月,对王耀祖和包绢丽来说,既充满期待又备受考验。10月31日本是他们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日子...

陇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