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打造“中国花椒之都”

甘肃经济日报 2021-05-19 00:59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

武都花椒历史悠久,以品质优良、芳香浓郁、麻味醇正、色泽艳丽享誉中外,北魏时期编著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蜀椒出武都”的详实记载。

近年来,武都区大力推进产业培育,武都花椒品质明显提升,品牌溢出效应快速扩散,先后荣获首届全国林业名特优产品博览会金奖、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批入选“甘味”农产品公用区域品牌。武都“中国花椒之都”的名片越来越亮。

“中国花椒之都”实至名归

进入初夏的武都区,漫山遍野的花椒树结满了绿油油的花椒,一阵风来,清新的花椒香随风飘散,充溢着丰收的韵味。

武都区外纳乡种植户周有军正在自家的花椒地里除草,望着结得密密麻麻的花椒,他笑得合不拢嘴:“去年我家10余亩花椒挣了7万元,听说今年市场行情好,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武都区境内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是我国花椒最佳适生区和主产区之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都就以“花椒锁地边”模式开始发展花椒产业。90年代初期,将花椒列入农村主导产业,政府在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90年代中期,武都提出了“全民动员,大干三年,覆盖全县,争创全国花椒第一县”的战略目标,花椒产业开始从地埂栽植向规模发展迈进。

2000年以后,武都区在农业项目安排和资金投放上向花椒产业倾斜,重点扶持私有林业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连片规模建园,力争整村整乡覆盖。 武都花椒走过了“零星栽植”“地埂模式”“荒山开发”“规模连片”的发展历程。

经过多年努力,武都区在海拔1000米-1900米适生区域已实现花椒全覆盖,先后建成了万亩基地8处,千亩基地108处。花椒种植规模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4万多亩发展到如今的109万亩,现存株树7500万株。

如今,武都区在全国花椒主产县中连续多年保持着“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品质第一、农民收入占比第一”的行业地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花椒生产基地和花椒产品研发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中国花椒之都”“全国花椒第一县”的美誉实至名归。

科技助力 提质增效

武都区能够在全国花椒主产县中脱颖而出,得益于科技的加持。

“以前,当地都是散种的老花椒树,不仅病虫害多,而且树身刺多,雇佣外来的‘摘椒客’采摘花椒成本也高,村民种椒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武都区东赢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志东说,这几年,村民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制定花椒示范管理标准,指导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亩均花椒产值翻了一倍,椒农种植花椒的积极性有了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武都区坚持把抛盘覆膜、施肥灌水、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运用到花椒栽植、管护等环节,加大花椒低产园改造力度,开展栽植补植、苗木培育、嫁接改良,每年实施综合管护95万亩,更新复壮20万亩,低产园改造30万亩,有效提升了花椒综合管护水平。

武都区还联合西北师范大学建成30亩花椒科技示范园,主要开展花椒综合管理技术、良种繁育、嫁接改良、病虫害防治研究、新品种引进驯化等系统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推广具有更高经济价值,更易应用于花椒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成果,并通过向全区宜椒乡镇提供优质花椒苗,促进花椒产业丰产增收。

除此之外,武都区对30多家花椒加工企业及合作社给予大力扶持,并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研究开发花椒系列产品,引导企业从粗加工逐渐向保鲜加工、芳香、麻味素提取等精深加工转变,实现了花椒产业的提质增效。(转4版)

新闻推荐

李兴华检查火车站疫情防控工作

本报讯(记者王坤)5月16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兴华带领市卫键委相关负责人在陇南火车站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李兴华一行先...

陇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