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蒲池乡易地扶贫搬迁:换一方水土 富一方群众

陇南日报 2020-12-08 00:39 大字

本报记者王坤见习记者刘万奇

近日,记者在武都区蒲池乡易地扶贫搬迁两水安置点看到,一栋栋安置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后续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步入安置小区,小区内绿化优美,环境宜人,小轿车整齐停放。老人们正围坐在一起下象棋,妇女们几个围成一团,边聊天边做针线活,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附近还传来阵阵装修的声音。

“我家6口人,家里老人和丈夫身体不好,孩子们还在读书,以前家庭收入主要靠我在周边打些零工,所以成为贫困户。去年7月份,政府把我们从乱鞍子村搬迁下来,交了15000元便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楼房里。现如今,我和丈夫在黄鹿坝电厂找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5000多元。”

“现在脱贫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乱鞍子村村民孟小花说,以前住在山上,看病、孩子上学都不方便,搬迁到两水镇后,不但孩子读书方便,家庭收入也有了保障。

蒲池乡易地扶贫搬迁两水安置点涉及乱鞍子、黑松坪、杨沟3个深度贫困村,共搬迁群众657户2646人,其中贫困户261户1158人。搬迁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建设8栋住宅楼,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二期结合两水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4#、8#、9#楼,用于安置随迁户。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一方水土难以养育一方人’之困。乱鞍子、黑松坪、杨沟村自然环境差、土地贫瘠、道路难走,群众收入单一,渴望从大山深处搬离出来,所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实施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蒲池乡司法所所长(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工作)张内强说。

张内强告诉记者:“目前,两水安置点随迁户房屋已全部分配完毕,贫困户也已于去年年底全部搬迁入住。”

搬迁后,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稳定增收成为工作重心,为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可致富,蒲池乡大力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充分挖掘合作社带贫作用。(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陇南公路局开展路容路貌整治

本报陇南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韩智琼张金涛)11月24日至25日,2020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陇南市武都区举办。为了营造...

陇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