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的“主心骨”
本报记者王坤
“鱼龙镇受灾最严重的就是林里村党家湾社,由于山体滑坡,导致整个社的地基下陷,全社39户群众的房屋受损,目前受灾群众全部已被妥善安置在安全区域。”武都区鱼龙镇林里村村支书党苏林说。
党家湾社坐落于群山脚下,这片区域的山体表层土壤薄,据当地村民说,以前每到雨季就会发生小规模滑坡,自8月11日以来,持续性的强降雨引发了严重的地质灾害。
8月31日,记者到在林里村采访时看到,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已搭满了帐篷,此时帐篷外一缕缕炊烟升起。
“我们现在吃住都有保障,水电也接通了。只要看见他在,我们就很安心,村支书是我们的主心骨、贴心人。”村民王小林说。
自全市启动防汛应急响应以来,党苏林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便日夜坚守在村里,时刻巡查监测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并做好了随时转移安置群众的准备。
“到了16日晚上,党家湾社整体已经有了下沉的迹象,道路上已经有几处发生了小规模滑坡,我们立即决定转移群众。”党苏林告诉记者,他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及村组干部分头行动,逐家逐户把群众撤离至安全的黑头坪社。
17日,在党苏林和村组干部的努力下,林里村党家湾社39户群众被转移安置到了林里村广场的帐篷里。面对有限的帐篷,党苏林动员村民们投亲靠友,确实无处可去,但帐篷又安置不下的,就向安置点周边群众做思想工作,他们暂时住在安置点周边群众家中,确保所有群众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19日,我去镇上买来了电线,给每个帐篷内都接上了电灯和插座。
这两天,部分帐篷有漏水情况,我又去买了塑料布,把每个帐篷顶盖了一下。群众转移后,我一直在村党员活动室住着。”党苏林说。
采访过程中,甘肃省千玄谷绿色建筑有限公司正在为受灾群众捐赠大米,据党苏林说,灾害发生后,已经有很多企业来到村上进行了爱心捐赠。
如今,站在半山腰向下看去,党家湾社已经下沉了两米多,山上的树木已大面积向谷底倾倒。“滑坡的特点是上沉下泄,群众被安全转移后我曾下山去看过,山脚的土层和树木已经被拱到了对面山上。”党苏林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卓宁)9月2日上午,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向陇南市暴洪灾区捐赠救灾资金100万元。读...
陇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