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干下山记
本报记者韩县银王芳王坤
春暖花开的时候,王建干又坐到了扶贫车间里为他专设的缝纫机前。
开机、引线、扎鞋帮……一系列动作十分娴熟。
与一年前相比,王建干还是那样,腼腆不多言,低头认真干好手中的活计。但也有了一些不一样,在忙碌的同时,他会不时起身去看看旁边新同事工作的情况,发现不对的地方会轻声嘱咐:“应该是这样的。”
今年,受疫情影响,车间的技术员在江苏没能过来,熟悉各项业务的王建干便成了新员工们的“老师”。
“在这里干了一年,车间里能做的活基本上都会做了。”
23岁的小伙王建干是武都区坪垭藏族乡7村村民,小儿麻痹症患者。他现在住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离工作的车间仅几分钟路程。
每天按时上下班,拿着稳定的工资,王建干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与充实。
但在两年前,他还是个只能在家帮助姐姐照顾孩子的“孩子”。
王建干原来生活的赵杨坪村,是坪垭藏族乡最偏远的村子之一,坪垭藏族乡又是武都区最为贫困的乡镇之一。
背靠大山,地势险要,环境复杂,自然条件差……截至2014年底,这里的人均纯收入只有3156元,位列武都区末尾。
因为大山,这里的很多人都被困住了,王建干被“绑”得尤为紧实,他没法像正常人一样下山上山,也没法正常外出谋生活。
“我要是身体健康的话,会怎么样呢?”王建干时常在想。
王建干并不是天生残疾,他听父母说,自己的病是外因造成的。那时候山路难走,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是在村医那里医治,大多数人不愿意花一天时间去山下医治,除非病情很严重。
“小孩子常常发烧,父母以为是小感冒,就没太在意。”王建干说,自从落下残疾后父母一直很内疚,但自己却渐渐看开了,“只是行动不便,还好能帮姐姐照看孩子,能干一些轻便的农活。”
后来,和王建干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有的走出大山读书去了,有的去外地打工了,有的结婚了……
听的看的这些事多了,王建干就常常坐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望着山下发呆,他也会做做“梦”——“什么时候我也能到山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这个时代,梦想会照进现实。(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许成儿)开学延期,但学生的思想教育没有“延期”。武都区城关中学为了让学生在疫情期间精神不放松,思想不懈怠,在家...
陇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