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陇南系列报道之十 生态与经济效益并行的发展之路 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调查

甘肃经济日报 2019-11-29 00:33 大字

在武都,油橄榄不但是经济树,也是景观树。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王云祥摄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云祥

早在1975年,一批油橄榄树苗从欧洲大陆被运到陇南市武都区扎根结果。经过44的发展,武都区不但跻身全国油橄榄种植的四大区域之一,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油橄榄之乡”,油橄榄也成为当地适生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橄榄之城

在武都,只要有土的地方,就有油橄榄树。规模化发展的油橄榄产业,已成为绿色发展的标志。行走在武都街区,街道两旁随处可见一行行油橄榄树。油橄榄特色景观灯、油橄榄产业生态园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景观。

陇南油橄榄产业从开始栽植试验,前后经历了引种、示范推广、产业开发和创新驱动四个阶段。1989年,国家“陇南油橄榄基地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在武都区两水镇大湾沟建立国内第二代油橄榄示范园,有7个品种821株油橄榄开花结果,建设了年产50吨的橄榄油工厂。1996年,国务院将武都区列为“全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试点县”,陇南展开了以规模开发油橄榄支柱产业为主的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按照“公司+基地”模式,积极发展国有橄榄园4处,大户经营的橄榄园145处,农户连片橄榄园192处。

据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副院长、油橄榄研究所所长邓煜介绍,世界上油橄榄品种达2000多种,陇南市引进国内外油橄榄品种124个,筛选出了7个油橄榄省级良种。全市已发展油橄榄60万亩,占全国126万亩的48%,年产鲜果38000吨,生产初榨油5700吨,实现综合产值达16.1亿元,武都成为我国仅有的有产量、有品牌、有市场的油橄榄主产区。

绿色崛起

从武都区出发,沿212国道前行,生长在道路两旁的油橄榄形成了136公里绿色长廊。

陇南属于我国四大泥石流多发易发区之一,境内的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生态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作为四季常绿的油橄榄,发达的根系具有固土护坡的作用,能够对当地疏松的土质进行有效的保护。

陇南油橄榄种植主要分布在白龙江、白水江二级阶地和泥石流沟道冲积扇上,60万亩油橄榄发挥了生态保障作用,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地表径流,每年向长江减少泥沙输送量5483万吨。使白龙江、白水江流域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明显降低。

进入两水镇,绕山路而上,陇南市武都区大湾沟油橄榄示范园就建在半山腰上。

“你看看,以前光秃秃的山坡上没有生机,这几年情况变了,山上已经布满了成片的橄榄林。”陇南市武都区大湾沟油橄榄基地工作人员王鹏说,他从小在武都长大,现在的武都生态比20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王鹏常年在大湾沟实验基地工作,他对油橄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深有体会,大湾沟油橄榄示范园区内有300多亩树龄为5—10年的油橄榄。15-20年树龄的大树,平均亩产鲜果2吨左右,每吨价格为5000元。王鹏说,这里主要种植有阿尔波莎纳、柯基、坷拉蒂等试验的新品种。

近年来,陇南市新发展油橄榄近20万亩,同时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示范点,其中1000亩以上示范点32个、5000亩以上示范点7个,涌现出一大批发展油橄榄产业的典型村、典型户,进一步扩大了基地规模。

家住两水镇杜家沟村的唐小文告诉记者,因为村里光照好,土质肥沃,气候条件也适宜,全村300多户村民,每家都种植了油橄榄。“我家有3亩油橄榄,因为树龄不大,去年产了100多斤,今年产了500多斤,产量每年都在提高。”唐小文说,目前除了种植油橄榄,还套种一些花椒,增加家庭收入。

(转3版)

新闻推荐

走进魅力陇南系列报道之九 独具匠心的“武都四宝”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王云祥橄榄哥、花椒姐、红芪弟、蜂蜜妹,被称为“武都四宝”。武都区地属西秦岭西段,境内高山峡谷...

陇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