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以陇南市武都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
李林
陇南市武都区乡村旅游现状
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东南部的白龙江中游,东临陕西,南接四川。海拔600米—3600米,年平均气温14.7℃,年日照时数1911.3小时,年降雨量400mm左右,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光热资源充足,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千年药乡”“千年椒乡”之称,是“中国油橄榄基地”,第一产业为当地的主要产业。武都地处甘、陕、川交界处,处在秦岭和岷山以及黄土高原等高大山脉的环抱中,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造就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全区现有景观228个,已开发的主要有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千坝草原、清真寺、万象洞、朝阳洞等旅游景区(点)。旅游业已初具规模。旅游综合收入已占全区GDP的3.8%。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武都区围绕旅游活区的总体目标,将农业成功“嫁接”到旅游业上,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成功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形成了具有武都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已有“农家乐”百余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
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条件。武都区位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处,对外,可达性、特色性比较强。对内,武都区是陇南市政府所在地,市、区政府对于武都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人文民风。武都为古郡,古称阶州,出过礼部尚书李揆,晚唐诗人李商隐两次到过武都,历史文化气息浓厚。武都人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适合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自然资源。武都境内高山、河谷、溶洞、丘陵、盆地交错,峰峦叠嶂,沟壑纵横,自然景观独特众多。现已查明,全区有景观228个,其中自然景观194个、人文景观34个。
4.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为武都当地的主要产业,乡村旅游业作为依附着农业发展起来的产业必须要有浓厚的“农味”。当地比较发达的农业也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空间。
5.特色产品。武都作为中国“千年椒乡”“千年药乡”“中国油橄榄基地”,武都的特色产品多之又多,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品。
二、劣势
1.经营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经营模式,大多由当地村民个体建立经营,没有体系观念。投入少,规模不大。
2.旅游设施差。产业发展起步晚,农村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吃、住、行等设施落后。
3.内容产品单一。内容停留在基本水平的观光、特色农家餐、园林采摘等,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也只是当地的特色饮食,特色高粱酒,以及为数不多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过分依赖当地特色产品,缺乏创新开发。
三、机遇
近几年,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大下功夫,无论在政策,还是资金上都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健康的休闲方式,是农村精神文明一种重要表现方式。乡村旅游业也能作出一定经济贡献,为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乡村旅游对当地文化的推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将会大放异彩。
四、挑战
相较国外乡村旅游,我国乡村旅游起步晚,起点低。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全国范围内,北京郊区、四川成都等起步较早的地区,乡村旅游也发展到了一个瓶颈。
1.武都的乡村旅游业大概于2000年左右起步,起步晚,水平低,体系更不完善,面对乡村旅游相对起步较早的陕西、四川,想要吸引更多游客的注意力困难较大。
2.随着乡村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作为乡村旅游的卖点,保护当地的特色文化非常重要。
3.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观念需要提高。
(作者系陇南市第一中学教师)
新闻推荐
武都讯(通讯员杨榛榛)8月9日,奥运会游泳冠军钱红来到武都区洛塘镇豆家庄村看望慰问留守儿童。在豆家庄村,钱红向孩子们赠送了...
陇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