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访市政协委员、陇南育才学校校长吴心见

陇南日报 2019-03-05 01:01 大字

本报记者张霞

教育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治贫先治愚,提高贫困地区孩子文化素质,是扶贫根本之策。陇南教育的短板在什么地方?有何可借鉴的方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两会”期间采访了访市政协委员、陇南育才学校校长吴心见。

据吴心见介绍,陇南基础教育阶段外读的学生有5000人左右,部分家长为方便孩子读书还在当地买房,加上往返看望孩子的差旅费,平均每个孩子每年的花费相当大,对于一个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外读和外流”是陇南教育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对陇南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吴心见建议打造品牌名校,走江西黎川、安徽毛坦厂等地的教育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吴心见认为,教育发展了,学生留住了,经济也就发展了。经济的发展,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当今先进教育地区的民办教育三分天下有其一,二分天下有其半,他建议陇南应大力引进民办教育这块“璞玉”来攻教育这块“坚石”。

陇南民办教育将如何发展,将选择什么路径?吴心见说,陇南市民办教育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规模偏小、结构单一、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强,对经济的附加和助推作用较弱。他建议把民办教育放在地区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谋划和布局,放在民生的基础地位上来重视和支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观念,“特区”的政策,超常的手段来发展民办教育。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基金奖励制度,拓宽社会力量发展民办教育的途径和领域,实行差别化的用地政策,在落实民办学校自主招生权,民办学校平等互通等”方面迈出新的、坚实的步伐。在吸引外读优秀学子回流上,政府和学校要共同发力。

吴心见还建议民办教育投资者和工作者也要自我振作,自我奋起,不忘初心。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坚持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生命线的观点,坚持把培养孩子成才作为唯一目标,把公益性、社会性放在第一位,把民办教育的发展自觉融入“433”发展战略和陇南《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去。

新闻推荐

醉酒走错楼层 陇南武都一男子辱骂接警员被行拘

2月21日,陇南市武都区一男子醉酒回家时走错楼层,导致无法打开房门,多次拨打110报警电话并辱骂接警员。2月25日,记者从武都区...

陇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