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徽矿业: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打造“科技兴安”典范

甘肃经济日报 2018-09-18 06:04 大字

本报陇南讯(记者陈功章通讯员王宝亮)9月14日,安全生产陇原行记者走进陇南金徽矿业,该矿业是一家集铅、锌、银等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矿山企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处秦岭南坡青山翠谷间的金徽矿业,把绿色开发融入到矿山设计、建设、生产的全过程。

金徽矿业公司党委书记何斌给安全生产陇原行采访团记者介绍说:“我们的选矿生产系统选用了大量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生产作业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同时采矿实现了机械化,矿石运输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作业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像我们这样规模的选矿生产车间,一般只需要几个人在中控室监测运行情况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自2009年开始,金徽矿业与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先后投资近10亿元,在自有探矿权范围内开展深部风险探矿,发现了大型铅锌矿床,取得了近二十年来业内铅锌探矿的重大突破。项目自2013年开工建设,生产规模为年采选矿石量150万吨。

金徽矿业安全环保部部长张向东给记者介绍说:“我们首先采取了主副竖井+平硐的开采方式,减少地表开挖;其次是选矿采用一段井下粗碎、半自磨+球磨+顽石破碎的碎磨工艺流程,配置雾化抑尘系统,采取降噪措施,将粉尘和噪音污染从源头上控制;其三是目前选矿用水全部循环利用,回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既保证了尾矿库的安全,也实现了废水对环境的零污染;其四是坚持与资源开发活动同步开展矿山土地复垦与绿化,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边坡全部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既有效控制了矿区地表和地下岩层的稳定,又避免和控制了采矿引起地表沉陷、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坚持一边开发、一边治理,增加投资近4亿元,实现了无缝隙绿化美化,形成地下工厂、地上花园,被工信部评定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绿色工厂。”

“按照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标准打造花园式矿山——地上是景区,地下是矿区。而这离不开‘科技强安\’,金徽矿业在建设过程中,按照安全一流、环保一流的标准要求,建立了采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张向东自豪地说,作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示范企业,金徽矿业自建设以来,按照安全一流、环保一流的标准要求,建立采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能有效跟踪、监控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状况;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和各作业面设施的运转情况、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监控;通讯联络系统确保井下与地面有效的通讯联络与调度指挥;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实现了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应急避险和应急救援。

新闻推荐

建行陇南分行开展“送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

本报讯近日,建行陇南分行走进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为广大学生送去了贴心实用的金融课。本次...

陇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