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乞巧唱响的一首歌
□杨艳辉
农历的七月,踩着一朵祥云,披着一袭彩衣,从如火如荼的六月中走来,继续书写着天地人和的故事。大地还是洒满阳光,天空还是飘霞纷呈,人间还是那些个喜怒哀乐,只不过多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月七——七夕,这个悠久的浪漫节日。然而,分明还是不一样了。在西汉水支流的漾水河边,一个叫西和的小城从沉寂中款款驶出,用一种庄严的喜庆,将走向七夕的路,一段一段地种成梦、埋上情、结成文化,以温婉的女儿情重新复活了一个盛大的节日——乞巧节。
西和,这个甘肃省陇南北部的小县城,名字中的一个“和”字,注定早就与美好的事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有漾水河这条不温不火的细水长流,有仇池山这座巍巍凛然的高山卫士,似乎没有拒绝祥和的理由。她的臂膀里,躺着一个碧波荡漾的晚霞湖,如人间的世外桃园;她的额头上,刻着“千年药乡”的美誉,半夏是其名副其实的见证。这一切,又怎么能够不美不好?似乎,这还远远不够,秦文化、仇池文化在西汉水流域的亘古不息,让这块土地更加无比的厚重。当秦人遗风乞巧文化踏着历史的跫音,带着西和女儿们的信仰和愿望,在这块土地上重获新生时,这块土地便流光溢彩,声名鹊起了。
七夕传说在神州大地上家喻户晓,神秘而又浪漫,这段天上人间的爱情,是善始善终、忠贞不渝、永不言弃的象征,让世上的男男女女都为之动容。乞巧与七夕传说同源同根,天上七仙女“年年机抒”,善织“云锦天衣”,人们叫她织女,尊称为“巧娘娘”。秦人的发祥地西和及其上游,是“巧娘娘”的原型女修的诞生之地,秦人的后代将祭祖的风俗美化并蔓延开来,演绎成了汉代的乞巧节。时光一路走来,乞巧节在历史的接替中若隐若现,在时代的风雨中沐浴风雨。可是,她终归是扎根于西和这块土地上的,她是智慧的象征,是女儿们幸福的力量,是妇女们勤劳贤淑的榜样。她的心、她的魂与漾水河同流,与仇池山同在。和谐之音响彻神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时,在西汉水边碾转1800余年的乞巧文化,终于又在这块土地上脱颖而出,并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成长,形成她特有的价值体系,在中国乞巧学术界独树旗帜,被称为该领域的“活化石”。
传统的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有生命的丰厚遗产,后辈有责任有义务让它得到保护和延续。陇南做到了,西汉水流域的人民做到了,西和的女儿们做到了。乞巧在有担当、有作为的陇南人的爱护下,走出西汉水,走出甘肃,走向了全国。西和,这个漾水河边静默很久的小城,因为乞巧女儿节而一举成名,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当海内外专家、学者、资深人士以饱满的情怀站在国家论坛的讲台上,高声说出“中国陇南乞巧”的那一瞬间,参与耕耘的陇南人,亲力亲为的西和女儿们,又该是怎样的一种激动和自豪啊!展翅高飞的蝴蝶是美丽的,可是为了破茧而出所交付的心血,也许只有蝴蝶最为深知。乞巧节,从沉寂到复苏,从睡醒到站起,谁又能说不是破茧成蝶的一次蜕变呢?
乞巧节历时七天八夜,从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初七晚上结束。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歌舞相伴,还会有“照瓣卜巧”“转饭”“行情”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西和的乞巧节,遵循古老的活动模式,但也有着新时代的创新。七天八夜里,女儿们不辞辛苦,热情虔诚地按照七个环节,准备好相应的服饰、道具、供果,以乞巧曲舞为主,时不时地加进一些现代元素,在“巧娘娘”面前,乞求赐予一双巧手、一颗善良聪慧之心、一个如意郎君,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七天八夜的乞巧节在西和的土地上一年一次,可这块土地上的乞巧文化却在一年一次中越走越有内蕴。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巧娘娘”的气息已吸附在这里的每一个女儿们身上。其实,漾水河畔的女人们自古就有相夫教子、孝敬长辈、勤俭持家的品行,在乞巧文化的辐射下,这一切又更胜了一筹。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现代女性的独立自强,让如今的巧女们看起来那么和善,那么自信,那么美丽。未来,这块土地、这里的人,有“巧娘娘”的言传身教和赐福,一定会更美,更有福报!
新闻推荐
⑴参跑队员从市体育馆出发。⑵参跑队员奔跑在“5·12”公园。⑶整装待发的参跑队员。本报记者冉创昌摄本报讯(记者王...
陇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