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砥砺奋进的五年·看巨变武都区: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西部商报 2017-09-12 04:26 大字

武都区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西部商报记者 金奉乾 供图

(首席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张鑫) 近日,家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后村的两位村民来到两水镇便民服务大厅里讨说法。原来,两家人本是邻居,因为宅基地问题产生纠纷。两水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深入该村实地调查,并对照土地使用证上明确的四至界限,认真处理矛盾纠纷。通过2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两位村民终于达成共识,在对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连声感谢中满意离去。目前,武都区已在40个乡镇(街道)和703个村(社区)建成2480个网格,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暴雨预警 实现人员“零伤亡”

小网格大作用。在今年发生的“8·7”暴洪泥石流灾害中,武都区安化镇马家沟村支部书记、网格管理员马二斤第一时间通过综治平台将暴雨预警通知到3名网格员,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实现了人员“零伤亡”。

据了解,安化镇马家沟村能在这次灾害中做到提前预警、精准预警、智能预警和村上完善的综治信息平台及网格化管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村严格按照“巡查监测+群测群防”, “点、线、面”有机统一的方法,充分发挥了综治平台建设的良好作用。

近年来,武都区以村(社区)为基础,综合人口布局、道路走向、建筑物等因素,将城市社区以200~300户为单位划分为一个网格,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为一个网格。为确保“网格”服务功能,在每个网格至少确定1名管理员,兼群防群治队员,由网格员直接联系网格内的所有住户,开展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目前,全区已在40个乡镇(街道)和703个村(社区)建成2480个网格,确定网格信息员2480名,平台管理员799名,投资400万元新增综治e通手持终端3279部,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手持终端 实现综治平台互联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手持终端的使用,充分实现了综治平台的互联互通,让网络员成为名符其实的“千里眼”“顺风耳”。截至目前,综治手持终端已累计登录6万余人次、采集录入实有人口信息56万余条、房屋信息13万余条、各类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信息1500余条;矛盾纠纷及各类事件信息4000余件,办结3800件,办结率为98%;走访重点人口3000余人次,开展巡查工作2万余次;录入消防宣传信息560余条、开展消防检查825次,形成了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想要对群众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才能做到精准服务。武都区各级综治中心已按标准完成了辖区内街、巷、路、地名、标识和楼栋、单元、门牌号码等基础工作,网格内每位居民的基本情况我们都能在综治信息系统中查看到。”武都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张帆罗艳)9月6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武都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领会脱贫攻坚和灾后重建有关讲话、会议、文件精神,凝心聚力、主动担当,强...

陇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