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果园有了新希望

甘肃经济日报 2022-04-12 01:06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为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去年底,礼县永兴镇何家村党支部拉开了200亩矮砧密植示范园建设的序幕,按照“支部+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82户农户以土地入股村集体股份合作社。三年后,该果园即进入盛果期,预计亩产达6000斤以上,亩产值12000元至15000元。此举不仅扩大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而且为推动当地农村“三变”改革、盘活农村资源提供了先行示范。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礼县永兴镇何家村近200亩的老果园改造现场,党旗迎风飘扬。忙碌的人影、突突的挖掘机、嗡嗡的电锯、嗒嗒的中型旋耕机,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春耕图。

改造老果园

何家村是礼县苹果主产村之一,早年发展的苹果,由于品种老化、管理技术水平低,导致病虫害严重、商品果率低,果农的收入一年不及一年。许多果农对苹果产业失去信心,部分果园出现撂荒。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何雪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谋划对传统苹果产业进行升级改造。

老果园改造,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难”在老果园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统一规划;“难”在果农意愿不统一,只盯眼前几百上千元的亩收入,想不到三年后改造的成效。面对诸多困境,在永兴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何家村党支部召开果农大会,大力宣传最先进的矮砧密植园管理技术,并组织先进和后进果农参加镇上专题开办的讲座,向群众反复解读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经过农村党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率先示范和近五个月包户包人做工作,广大果农心中的纠结和疑惑终于在春天到来时得到化解。

一道道阡陌纵横的田埂在中型耕机的行进中连成了一片,一座座私自搭建的看管房被拆除,一行行4米高的水泥支柱整齐排列,一声声叫好声也在街头巷尾不时响起……分户经营的苹果园,如今在“统”中连成一片。中型机械进入,水肥一体化操作。这种以往只在电视上看到的农业生产模式,如今在何家村变成了现实。

诱人的前景

何家村苹果产业之前遇到的问题,也是永兴镇乃至礼县苹果产业发展遇到的难题。首先,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小果低端果无市场,果农看不到效益,纷纷将老果园撂荒。其次,旧技术老方法生产成本高投入大。第三,分块栽植疏密不一,病虫害严重。另外,无资源、无渠道、无地块、无设施做规模化生产,商品果率低。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承接主体和上级部门的倾力帮扶。在永兴镇党委作出大力建设“矮砧密植园”的决策后,何家村党支部也开始了谋划。

对于老果园改造,村民想法不一,有的果农想改造却不想自己掏钱,有的果农想改造却无法享受规模农业的上级奖补。村“两委”经过研究,决定成立“何家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统一建设200亩矮砧密植示范园,按照“支部+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农户82户。农户以土地入股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申请县级补贴及贴息贷款建园,统一经营管理。示范园有了收益后逐年归还贷款,并按比例向群众分红,按4%分红壮大村集体积累,逐步向群众返还经营权。

2021年底,何家村200亩矮砧密植示范园建设拉开序幕,预计该园三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达6000斤以上,亩产值12000至15000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思路决定出路

近年来,苹果产业的发展,富了果农、果商和储藏企业,但村集体经济由于找不到效益较好的发展渠道,积累少,无钱办事。

经过反复讨论,何家村党支部确立了利用打乱地界,以“统”为主,争取“一扶一带”奖补、文旅结合零售、共享农业收益权等有效资源,推进矮砧密植园效益再倍增的思路,并初步拟定按4%的比例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思路明确后,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联系了阿里巴巴驻礼县负责人尹贻盼,就打造“认领农业”的事宜进行了充分沟通。

同时,与中国电信礼县分公司郭平总经理联系,就发展“智慧农业”“分享农业”“参与农业”达成了意向。按照尹贻盼的设计,以每棵苹果树1000元的认购价进行共筹,通过平台分享的形式打造苹果高端市场。中国电信礼县分公司党支部与镇机关党支部、何家村党支部结对,对发展该村分享农业、认领农业、参与农业提出了可行性方案。村党支部统领的打破地界,统一模式,统一经营管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进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也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找到了有效的途径。

新闻推荐

省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督察组交办信访投诉问题办理情况 编号45

一、信访问题:雷坝镇万鼎通达矿场,生产期间晚上有排口偷排,督察期间排口被堵掉了,希望能够进行排查。二、查处情况:经核查,该信...

礼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