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陇原新变化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忆往昔岁月、看今朝变化”全省劳模学习体验活动侧记

甘肃工人报 2019-09-23 09:09 大字

本报记者武晓锐石杰

七十载共和国经天纬地建小康,陇原儿女勠力同心绘蓝图。

回溯陇原大地70年不平凡的岁月历程,这是一份历史的记录;这是一份珍藏的记忆,是陇原儿女70年砥砺奋进的掠影,是沧海桑田的动人画卷。

70年,我们追忆往昔岁月;70年,我们看今朝变化;70年,我们展望未来发展。

近日,兰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内灯火通明、摩肩接踵,来自全省各地的近百名劳模齐聚一堂,忆往昔岁月,看今朝变化。在省总工会的组织下,他们从兰州出发,向东,前往天水、陇南;向西,来到酒泉、嘉峪关。观城乡新貌、看陇原发展、听身边故事,用脚步丈量经过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去感受陇原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铆足干劲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希望各位劳模通过学习体验活动,感受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显著成就,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团结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元忠在启动仪式上强调。

专属展馆、智慧展馆、绿色展馆、亲民展馆、复合展馆、艺术展馆……兰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内,用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通过展板,模型,实物,视频等手段相结合,详尽展示了兰州这座美丽山水城市的历史、现在以及美好的未来。黄河风情,羊皮筏子,新兰州,畅达交通……一幅幅画卷,一段段历史展现在劳模面前,仿佛身临其境。

在兰州地铁一号线,劳模们饶有兴致地体验乘坐,时不时相互讨论:“真快!真方便!”“这次学习体验活动,当我站在兰州地铁的调度大厅,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兰州地铁一号线是我院设计的工程项目,是集体从无到有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作为铁一院兰州铁道设计院的一名设计者,我将把本次活动和学习的精神带到我们单位,发挥匠人精神,努力作出更多、更好及更安全的铁路和地铁设计,让大家出行更便捷,方便!”铁一院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2017年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汝程鹏告诉记者。

在通往嘉峪关的动车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忆往昔岁月、看今朝变化”全省劳模看陇原学习体验活动的横幅悬挂车厢。车内欢声笑语、热情洋溢,劳模们时而相互讨论,时而望向车外欣赏沿途美景,“您好,请问您需要热水吗?”乘务员热情服务,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热情周到地接送站,让一股暖流涌入了每位劳模的心头。

“记得在八十年代,上车难、买票难、速度慢,成为困扰人们出行的难题。而如今,购票更加方便,速度更快,服务更好,铁路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会儿可真是跟现在没法比。”临夏神韵砖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沈占伟感叹说。

在庄严肃穆、陈列简朴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300余幅版画、200余张历史照片、50余组艺术展项及多件珍贵历史实物,详实生动地展示了“铁人”短暂而不平凡的人生。一张张泛黄照片是油田历史的缩影,一件件历史文物是峥嵘岁月的写实,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铁人精神”的完美展现,更是一个时代的匠心传承。

劳模们认真地观看纪念馆中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记载,追忆昔日的油田岁月,为“铁人”的事迹所感动。

“秋高气爽景宜人,劳模团队抵边陲;雄关漫道真如铁,再现当年‘铁人’情;大漠戈壁人眼少,祖国需要献一生。”参观完铁人纪念馆,陇南礼县春天药业有限公司质检部主任、2015年省劳动模范张鹏举怀着激动的心情,特意作诗一首。(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随心而为 手有余香 北京随手公益天水站志愿者服务侧记

将爱心物资分发给孩子们这堆放在一起的书包,饱含着浓浓的爱意□本报记者王建华这可爱的孩子,眼神中满是惊喜,还有些许的...

礼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