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乞巧优秀文化 凝聚脱贫精神力量聚焦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 千年乞巧生生不已 兼容并蓄筑梦小康 陇南市乞巧文化保护传承纪实
祈神迎水的乞巧姑娘。(资料图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乞巧女儿节,在美丽的“陇上江南”,西汉水上游西和、礼县一带的数万女性早已开始新一轮的狂欢,七天八夜,载歌载舞,自由美好。
在这里,传承着秦人古老遗风,根植于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地,从三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凝练而成的独特民俗,再次延续。
在这里,乞巧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是陇南文化资源中的一块瑰宝,在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突破中,续写着“走出陇南、走进全国、走向世界”的“自我追求”,耕耘着陇南儿女的千年女儿梦和千年幸福梦。
本报记者韩县银
保护传承:三千年乞巧“声”不绝
在陇南各种特色文化中,乞巧以其丰富而深邃的民俗文化内涵,最具传奇色彩和时空穿透力。
陇南乞巧,是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因其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女性之多、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
数据显示,节日期间,活跃在西汉水流域的乡镇有近20个、村子300多个,经常性参与的群众达50多万。
“在西和、礼县,如果一个女孩子没有参加过乞巧,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缺少了一些东西,因为乞巧早已融入她们的血脉中,成为她们与生俱来的‘基因’。”西和乞巧文化国家级传承人张月兰说道。
家住礼县永兴镇龙槐村的郭霞,生长在乞巧世家,她的奶奶、妈妈、妹妹、女儿都是“乞巧女”。在郭霞的描述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参加乞巧带给她的触动和荣耀感。
“乞巧承载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既丰富了我们的文娱生活,也教育我们更加向美向善,自立自强。”
陇南乞巧穿越千年,在今天依然生生不息、声声传唱。这,并不是偶然。(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小英】近日,市一院急诊科紧急收治一位蛇咬伤患者,经过多方协调和两天两夜的全力救治,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礼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