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乞巧优秀文化 凝聚脱贫精神力量聚焦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 精雕细琢,陇南“巧手”绣鹏程
西和晚霞湖畔的迎巧仪式。本报记者冉创昌摄
历史的潮流,奔涌向前。从3000多年前“巧女”们用最质朴的方式祈求美满生活,到如今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秦风如斯,弦歌不辍,陇南人对“幸福”的求索始终没有停歇。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突破,陇南让乞巧文化从乡村传唱走向世界共享,在历史积淀中感悟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之美好,汲取中华传统美德之精华,不断凝结着陇南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后发赶超的内生动力,一针一线、一铆一眼,如春风化雨,落细、落小、落实,精准施针,以崭新的面貌———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巧娘娘教我绣一针,一绣桃花满树红。
……
不变的歌声、不变的时间,多变的表达形式,从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七天八夜,陇南西汉水畔,再一次唱响了千年的期盼。
倾心聆听,细细品味:
抑扬顿挫间,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创新,以特有的方式体现着千百年来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润物无声地激励着一代代西汉水流域女性提升自我、实现梦想,让乞巧以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加精彩的现代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激励广大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
这就是“乞巧”的迷人幽香。
这就是陇南的魅力源泉。
陇南正以崭新姿态,千锤百炼,用绣花的精准,步步生花,演奏着一曲又一曲发展弦歌,不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演绎着西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靳淑敏
(一)融入血脉,生生不息女儿梦,在锲而不舍的守护与传承下,美“梦”正酣。
每年一到农历七月,陇南西和、礼县的群众就早早地行动起来,练歌、备装、生巧芽、请巧、造巧……
“在西、礼两县,如果一个女孩子没有参加过乞巧,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缺少了一些东西,因为乞巧早已融入她们的血脉中,成为她们与生俱来的‘基因\’。”西和乞巧文化国家级传承人张月兰说。
乞巧文化是中国丰厚文化的一朵奇葩,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到七月初七晚上结束,历经七天八夜,姑娘们以虔诚的心、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和如愿配婚、幸福美满生活。
其活动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国内独一无二,是中国古代乞巧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
“莫谓诗亡无正声,秦风余响正回萦。千年乞巧千年唱,一样求生一样鸣。水旱兵荒多苦难,节候耕播富风情。真诗自古随风没,悠远江河此一罂。”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和当地学者赵子贤先生所作的关于乞巧的一首诗,形象地反映了陇南乞巧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如此富有魅力的文化瑰宝不应该被遗忘、埋没和不为人知。
多年来,陇南本土专家杨克栋先生,用三年多的时间,一千多个日夜,先后跑遍了西和、礼县的19个乡镇400多个行政村。到2005年年底,经过反复斟酌修改,他撰写的长达3万多字的《仇池乞巧民俗录》终于问世……
正是有这样一批人,因乞巧文化的魅力而不懈努力,让“乞巧”在陇南源远流长。
而在每一步的转折中,更少不了陇南的独具匠心。为了让这千年“活化石”与现代文明激情碰撞,陇南人精心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让古老的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生产生活,并日渐鲜活生动起来。
陇南大力实施乞巧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完善传承人认定制度,组建乞巧文化传习所、乞巧文化博物馆、校园乞巧艺术团。扶持培养和评选命名一批“乞巧世家”“乞巧之家”和“乞巧文化传承人”。成立了乞巧文化研究会,创办了《乞巧》杂志。以乞巧为题材,创作了大型秦腔剧、舞台剧、微电影、动漫、连环画和主题曲等一批文艺精品,极大地丰富了乞巧文化的传承载体,使陇南乞巧这朵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散发出迷人“幽香”。
陇南人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名片越来越响亮,资本越来越雄厚。截至目前,陇南市已公布乞巧省级传承人6名、市级传承人63名,西和县和礼县公布县级传承人196名。
2014年,陇南启动了西和乞巧节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乞巧女儿节也被文化部非遗司纳入到世界级非遗项目申报后备库。
(二)放风梦想,千年不改乞巧情。乞巧文化在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突破间,不断升华,衍以为俗,与世界共享。
陇南,中国乞巧之乡,承载着陇南儿女的千年女儿梦和千年幸福梦,诉说着一代又一代女儿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以“巧”实现自我价值、改变自身命运的人生追求。
陇南,也是善于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地方。
几千年来,乞巧被陇南儿女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因而世代相传,衍以为俗。(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礼县讯(通讯员王书昉)近日,礼县首个“电商扶贫车间”在礼县鑫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礼县鑫农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于...
礼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