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 礼县:“一扶一带”模式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礼县依托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销路助农增收

西部商报 2018-01-16 02:28 大字

村民正在挑拣分装苹果 西部商报首席记者 唐学仁 摄

(首席记者 唐学仁) 深冬的礼县,大地冰封。但礼县的农村却有着热“抢”现象:农民抢着在合作社打工,抢着分拣苹果,抢着搞养殖。相对而来的另一个热“抢”是,合作社抢着让贫困户致富,农业企业在忙着争抢扶贫项目。之所以能把贫困农户和企业、产业和脱贫联接得如此紧密,是礼县探索出的“一扶一带”扶贫攻坚奖励模式带来的结果。

回乡创业 带领村民致富

1月11日,正是深冬天寒季节。

走进礼县崖城镇山根村却是一番热闹景象。这里日光温室成片相连,错落有致,成为公路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棚内种植的成排西红柿苗,成为这里村民脱贫致富新的“摇钱树”。

礼县农牧局局长张春晖介绍,这些大棚就是当地有名的农民回乡创业园。2016年,外出务工的山根村村民何继强与罗亚军等人在春节聚会时,谈到了现代科技农业。何继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回家乡种大棚蔬菜,带领村民致富。这一想法得到了罗亚军等人的支持,大家一拍即合,拿出各自的积蓄开始创业。

何继强说,目前创业园已经流转土地400多亩,前期建成10座日光温室。“这些蔬菜用的都是有机肥,不打农药,随便摘了就能吃。”何继强说,这个冬季,棚里的黄瓜和乳瓜供不应求,许多县城的居民们在周末就带着孩子来摘菜。

虽然创业园刚刚起步,而带给当地村民的收入实实在在。村民不但每年可以领到土地流转费,还能在园区里种菜打工,轻轻松松实现了增收。张春晖说,这个园区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50个,带动当地90多户400余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一扶一带 破解扶贫攻坚

在产业扶贫攻坚中,礼县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主渠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不仅如此,礼县不但创新产业扶贫激励机制,制定奖补政策,通过有限的资金扶持,撬动全县特色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还推出了“一扶一带”奖励办法,对连片流转土地500亩以上种植苹果的,每亩奖励200元,连续扶持3年;对连片流转土地500亩以上种植药材和100亩以上发展设施蔬菜的,每亩一次性奖励200元。通过落实扶持政策,吸引带动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外地客商、能人大户、返乡务工人员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

“以前根本没想到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现在依靠养殖不但自己富裕了,还带动村里的老百姓一起致富。”站在圈舍门口,望着饲养的几万只土鸡,礼县富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千红笑开了花。这个集中养殖,蛋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养鸡场,带动当地30户贫困户,初步形成了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发展格局,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2017年,礼县新发展养殖大户40户、规模养殖场32个、养殖小区1个,全县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渠道。

电商引领 扶贫产业多点开花

在扶贫攻坚中,礼县电商发展是个难以想象的产业。从乡间到全国各地,礼县电商从苹果开始进行突破,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实现了农产品电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传统到跨境的迅速发展。还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代销帮扶、代购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信息帮扶、股金帮扶”的带贫帮扶模式。

1月12日上午,礼县乡道上的积雪未完全融化。踏着吱吱作响的零星积雪,忙碌的村民们早已开始一天的劳作。走进甘肃良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几十名村民正在挑拣分装苹果。

“每天要出货3000多箱,最多的时候要走5000箱。”公司负责人康永良高兴地说,去年“双11”那天,礼县苹果在苏宁等大型网络电商平台上的销售额达到442万元,比去年增加了近100万元。

近年来,礼县把电子商务作为助农增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有效载体,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充分利用电商扶贫村点建设、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和电子商务进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得到全面发展。

如今走在礼县街头,随处可见的电商平台、果蔬库房、纸箱销售点、快递服务点等,都映射出礼县利用电商发展产业促进脱贫的良好功效和礼县苹果产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闻推荐

司机醉驾肇事获刑12年 酒友被判承担赔偿责任

西部商报讯(记者樊丽)友人相聚,三斤白酒下肚。醉醺醺的蒲某驾车回家,而同饮的友人并未劝阻,也未将蒲某送回家,致使蒲某驾车途中撞死2人撞伤2人。12月11日,礼县人民法院公布该案一审判决,法院以危险方法危...

礼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