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红色旅游助脱贫

陇南日报 2018-06-12 06:08 大字

红色火种世代相传,革命信念永不熄灭。一直以来,在两当这块红色福地上,勤劳善良的人民群众不断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在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同时,用不懈奋斗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近年来,两当县委、县政府依托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积极转换思路,变资源为资产,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大力推进开发,催动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本报记者韩县银罗艳

对火神庙村的村民刘会荣来说,近几年日子过得很满足,不仅因为面貌焕然一新的村子,越来越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因为在家里就可以挣钱。

“去年仅卖酒我们就收入了8万多元。”刘会荣高兴地说。

火神庙村地处两当县太阳工作站,距离当年“两当兵变”部队改编地太阳寺仅仅几公里的路程。一直以来,因山大沟深、交通不畅等因素,包括火神庙村在内的整个太阳工作站的“贫困帽子”迟迟难以摘下。

穷则思变。近年来,在两当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太阳工作站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培育“三养一育”产业,特别是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紧抓两当兵变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机遇,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我们村就在两太公路沿线,游客从县城前往太阳寺,必须经过这里,这也大大增加了烧酒销售的机会。”刘会荣说道。

刘会荣家的酒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军烧酒”,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也是因为有一段与红军不得不说的故事:1932年4月,“两当兵变”部队在离火神庙村不远的太阳寺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期间,有部分受伤的红军战士急需医治,因没有医用酒精,打听到火神庙村有酒后便急急赶来。彼时,刘会荣的祖父因懂烤酒技术正在一肖姓大户家打长工,闻讯后便带了酒出来为红军救急。

“后来,父亲传承了祖父烤酒的技艺,这一段革命故事也流传了下来。”刘会荣说,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他家的作坊一点点壮大,烧酒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太阳工作站的支持下,我牵头注册了两当县红色烧酒坊专业合作社,新打造烧酒坊6间110平方米,逐渐带动全站16户群众开始参与烤酒。”刘会荣说。

以此为契机,火神庙村还建成了“红军烧酒”主题文化广场、旅游停车场、茅草亭、石砌仿酒坛等。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杨店乡:黄桃采摘经济“甜头”足

黄桃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孕育了光彩夺目的“采摘经济”。眼下正值黄桃大量上市的时节,在杨店乡的佳果庄园,一个个“桃皇...

两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两当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