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佛崖“豆腐村”:传统手艺稳增收
本报通讯员杨榛榛
选料、浸豆、磨浆、榨浆、沸煮、点浆、凝固……在武都区佛崖镇大楞村老梁豆腐坊内,冒着热气的豆腐新鲜出炉。如今在大楞村,磨豆腐这一老手艺成了大多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大楞村位于武都城区以北约60公里处,大楞村人磨豆腐的历史悠久,清朝时已远近闻名,有“豆腐村”之称。
“我们村一代代传下来的老手艺磨出的豆腐,品质好、口感好,大家都爱吃。”大楞村村民陈张贵告诉笔者。近些年,大楞村的豆腐凭借独特的口感,名气越来越大,家家户户的豆腐坊愈发红火。
据大楞村村支书梁甫忠介绍,大楞村的豆腐供不应求,销往全区各地,还有康县、成县、徽县、天水等地的客户通过电话订货。
“每年10月到次年清明节前是做豆腐的旺季,平均每户每天要消耗150斤至200斤黄豆,生产豆腐近500斤。”老梁豆腐坊负责人梁海林说,“每斤豆腐卖3元,一年收入最多的户能有20多万元。”
笔者了解到,梁海林于2017年注册了豆制品加工营业执照,选用有机黑豆为原料,采用传统手艺制作豆腐,开始尝试制作豆皮、五香豆干、豆腐乳等产品,并进行电商销售。
如今,大楞村家家户户都与豆腐结了缘,有制作豆腐的,也有种植黄豆的,也有豆腐作坊务工的。一个产业带动了一个村,让祖祖辈辈留下的老手艺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新闻推荐
5月30日,何家庄幼儿园的孩子收到中建三局送来的爱心礼物。5月30日,何家庄小学的孩子们在长卷上画画。5月30日,何家庄小学的...
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