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陇原乡村美 乡村旅游引领甘肃省文旅产业复苏升温
王兴海
近年来,省文旅厅把乡村旅游作为引领乡村振兴、扩大社会消费、促进扶贫富民的关键之举,全力推进268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打造了一批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基的乡村旅游点。随着疫情阴霾逐渐散去,风光旖旎的特色乡村自然被游客当作踏春休闲的首选之地,成为引领甘肃省文旅产业复苏升温的一道亮丽风景。
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甘肃省独特的地理风貌造就了当地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田园风光,既有陇南、天水的青山绿水,又有甘南草原的雪域风光,既有陇东黄土高原的壮美,又有河西走廊大漠戈壁的雄奇。
人间四月天,正是百花盛开的时节,各地桃花、杏花、梨花、樱花、杜鹃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乡村美景依次呈现,春游活动的大幕陆续开启。
陇南市借助召开“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的重大机遇,依托康县花桥村等30个旅游村以及张坝村等古村落,启动“最美陇南乡村旅游年”活动,让游客感受陇上江南春的气息和魅力。天水乡村桃花盛开、樱花争艳,天水市组织开展了“心灵四季·畅游天水”活动,依托乡村旅游示范村策划推出春季踏青赏花之旅和田园乡村之旅精品线路,率先启动乡村旅游战略,为当地旅游市场恢复积聚了人气。临夏州携手腾讯甘肃、快手甘肃在东乡县唐汪杏花村举办了“看唐汪杏花、赏春天盛景”直播活动,尽显“中国杏花第一村”的美景。兰州什川古梨园万亩梨花次第孕蕾,春日盛景悄悄来临,经过精心准备,梨园近期将恢复开放并为游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体验。敦煌市举办“穿古装、赏杏花、游月泉”杏花节活动,宁静的村庄、粉白的花朵和蔓延起伏的沙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
古朴厚重的古镇村落
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传家宝”,甘肃省境内就坐落着很多形态各异、特色浓郁的村落古镇。陇东黄土窑洞、榆中青城古镇、景泰永泰龟城、临夏四合院、西固河口古镇以及甘南藏寨、陇南羌寨,无不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依托传统村落古镇,省文旅厅邀请著名建筑师米丘大师团队开展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先期改造提升卓尼县达勿村、静宁县靳寺村、临夏市马家庄村、临潭县关街村、环县河连湾村等10个乡村旅游样板村。与此同时,强化项目资金支持,引导传统村落古镇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样板。
舟曲县各皂坝村层层石块、片片红瓦,形态各异、风格多样的石头建筑,形成了集白龙江上游藏羌民族建筑特征的“石头文化”,聚集着游客的目光。陇南张坝村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筑,千年的菩提古树、历经沧桑的院落木件雕刻,成为游客寻幽探古的热点。平凉白家村牛角沟、完颜民俗村春季踏青活动带热了当地乡村旅游。一批村落古镇的改造提升、精彩亮相,为全省乡村旅游夯实了底色、增添了亮色。
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作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陇东大塬、黄河两岸塑造了甘肃省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节庆文化、戏曲文化、歌舞文化,它们展现在抒情唯美的诗词之中,展现在古老洞窟绚烂的壁画上,展现在“花儿”的歌声里、香浪节的笑语中,展现在无边无际的雪山草原深处……
围绕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甘肃省文旅产业将更加注重彰显农村的“土气”“老气”“生气”和“朝气”,更加注重乡村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老树、老桥、老院,保持好乡村的“老样子”,留存好乡村的“老物件”,传承好乡村的“老手艺”,讲述好乡村的“老故事”。兰州太平鼓擂响春的气息,临夏花儿唱出陇原儿女更加美好的明天,行走在陇原大地,村村寨寨到处都有别样的民俗风情、动人传说和名胜古迹,等待着游客尽情感受、深度体验。
诱惑满满的特色美食
独特的地域、悠久的历史、多样的风情造就了甘肃省丰富的特产和独特的美食,既有兰州百合、永登苦水玫瑰、天祝白牦牛、陇南油橄榄、敦煌李广杏、甘南蕨麻猪、静宁苹果、黄河蜜瓜、皋兰软儿梨、和政啤特果这些知名乡村特产,又有兰州牛肉面、东乡手抓、陇西腊肉、甘南藏包、天水呱呱、张掖臊面、武威酿皮、庆阳饸饹面、陇南洋芋搅团这些传统乡村美食,成为乡村旅游最大的舌尖诱惑。
在这个春天,游乡村、赏美景、品美食、购特产成为各地乡村旅游的主旋律。武威市对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纪家面皮店、邸家行面、丁家菜锅子、古凉三套车等武威传统美食和特色餐饮店进行指导开发,用文化精心包装特色美食餐饮,提升饮食文化内涵,营造浓郁的饮食文化氛围。白银市通过举行“自由呼吸、拥抱春天”乡村旅游活动,采取“文旅+展销”模式,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及餐饮企业开展农产品展销和美食销售,带热带火乡村旅游消费市场。
新闻推荐
康县讯(记者温正平)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消息,甘肃省159个村庄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康县的岸门口镇庄科村、白杨镇竹园...
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