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江南”景色新 甘肃陇南市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陇南日报 2019-12-27 00:38 大字

康县阳坝天鹅湖。(资料图)本报记者冉创昌摄

武都区马街镇群众在采摘花椒。(资料图)本报记者冉创昌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曙红陈莹莹李琛奇

扼甘陕川三省要冲的甘肃陇南市,素有“陇上江南”之称。这里山大沟深,人多地少,又有着丰富的资源、秀美的风景。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曾经深度贫困的陇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绿色,是陇南的底色,也是陇南人一直悉心呵护的亮色。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综合治理“两江一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冬日的陇南,记者记录下几则绿色发展的故事,感受到陇南人对新发展理念的坚守。

“三棵树”撑起一片天

虽是冬日,但陇南武都区白龙江两岸依然青翠,连片的橄榄树林一眼望不到尽头。当地人说,这里气候和土壤条件与地中海沿岸颇为相似,被认为是世界顶级的油橄榄生产带。

正值油橄榄收获季节,陇南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3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以每天560吨的鲜果加工量满负荷运转。公司副总经理王伍信说,根据国际标准,橄榄鲜果在24小时内压榨、制成酸度不超过0.8的橄榄油才算品质最好的特级初榨橄榄油。而在祥宇,从鲜果采摘到出油不超过8小时。

王伍信记得,前几年,市场上也曾出现过无序采摘和收购的情况,企业加工保障能力跟不上,大量果子被积压。

为了不浪费一颗好果子,武都区积极引进加工企业,派专人到田间地头指导果农严格按品种和成熟度适时错时采摘;企业事先与每位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根据政府指导收购价敞开收购。种植与加工无缝对接,大大提升了油橄榄产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武都区的油橄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油橄榄示范基地,已有159个贫困村1.01万农户、4.42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脱贫。

在陇南,被当地人称之为“摇钱树”的,除了油橄榄,还有花椒、核桃。2018年,陇南的花椒种植面积达到251万亩,产值46亿元,其中武都区的花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区第一。全市核桃种植面积432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成县、康县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陇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亚军说,陇南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立体多样,耕地少、坡地多,发展特色林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年,陇南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构筑了群众脱贫增收的产业基础。目前,以“三棵树”为代表的陇南特色经济作物总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产值达180亿元。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以“厕所革命”牵引美丽村庄前行 陇原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五)

2017年新建的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污水处理站。该站解决了村内331户居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问题。本报记者李董摄本报记...

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