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康县乡村游受青睐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4-09 01:00 大字

本报康县讯(通讯员苟鹏泽)人间四月天,春色正撩人。“清明”小长假期间,康县阳坝梅园国家4A级景区、白云山公园、花桥4A级景区、凤凰谷、大水沟、桂花庄,以及三百里生态文化旅游风情线沿途各节点人头攒动,旅游市场呈现出一派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据统计,“清明”期间,康县共接待游客475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62.38万元,同比增长11.8%。全域旅游“一业兴百业”效应凸显,持续升温的旅游市场为全年旅游发展开了个好头。

4月5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阳坝梅园及美丽乡村旅游点上已经是游人如织。“在城市生活累了,来乡村看看春天的美景,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这个假期过得很享受。”来自兰州的王女士对记者说。

定西的刘大姐说:“我们是在电视上知道的花桥,昨天专门带着爸爸、妈妈和大姨来到花桥,我们一家人特别喜欢和仰慕千年菩提树,特别喜欢这里的景观,六月份我计划让老人们在这里住半个月。”刘爸爸打岔说道:“你们在这里生活,比神仙还舒服,我喜欢花桥的石头、花桥的水,还爱吃花桥的饭菜,最爱喝老张媳妇做的面茶,我给这里点个赞!”

近年来,康县立足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旅游发展思路举措,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着力优化全域旅游软硬件水平,旅游质量不断提升、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全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清明节作为开年来第一个小长假,以阳坝和花桥AAAA级景区、大水沟和何家庄AAA级景区以及凤凰谷、大水沟、许家河、朱家沟、严家坝、庄科村、桂花庄等为主的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全面拉动了该县宾馆饭店、农家客栈、农特产品等第三产业的高效运行,康县黑木耳、茶叶、天麻、土蜂蜜、食用菌等原生态土特产品成为游客抢购的佳品,旅游扶贫成效明显。

为了更好地接待游客,康县周密部署、部门联动。县委、县政府节前对全县文广旅游、公安、市场监管、卫生健康、交通等相关部门以及长坝镇、阳坝镇、城关镇、岸门口镇等相关乡镇任务分工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活动。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县旅游秩序井然有序,旅游市场环境运行良好。

新闻推荐

康县凤凰谷村:生态旅游畅通致富路

本报记者陈晓旭张霞李董走进康县凤凰谷村,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掩映在核桃树和柿子树之间,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溪边...

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