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 合作社擎起产业扶贫大旗

甘肃农民报 2019-03-23 01:00 大字

本报特约记者 马步虎

近年来,康县结合县域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推动了产业化扶贫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县21个乡镇已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养殖、种植和农产品加工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511个,吸纳带动贫困户12530多户,实现了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全覆盖,使县域农业向规模化、特色化、标准化发展。

按照“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要求,该县引进新品种,培训新技术,不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管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为加大脱贫攻坚步伐,鼓励和培育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施"经济组织带动"的脱贫方式,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就地脱贫。同时,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等措施,按照“资源组合、抱团成社、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培育产业经营主体,引导扶持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经济能人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进龙头企业经营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扶贫优惠政策,吸纳有脱贫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户入社(企业)务工、入股分红,带领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让增收有保障。

该县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围绕特色产业,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方略,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业扶贫中的带动和桥梁作用,汇聚“致富合力”,使小生产和大市场顺利对接,解决了贫困农户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技术、销售、资金等问题,广大贫困农户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出击”,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合作社规范化创建,全县认证县级以上示范社194家,其中县级示范社151家、市级示范社33家、省级示范社10家。为贫困户配股到合作社资金4582.1万元;组建了康县百稼富民产业公司,承接贫困户入股资金3237万元;全县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共承接配股资金达7819.1万元。向发展形势好、潜力大的企业和合作社落实“产业贷”,并在贫困农户配股、流转土地、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等方面进行扶持,目前已经推荐11家经营主体落实产业贷款4650万元,真正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成了贫困户的扶贫经济组织,有效解决了农村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引导广大困难群众增加收入致富的主阵地。

新闻推荐

康县产业协会助力经济发展

本报康县讯(通讯员冯丽蓉)为了加快中药材这一兴康富民的特色支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早日夺取决定性胜...

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